第715章 遭遇

海面上。

 一支由战船组成的船队正在快速航行。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家们已经可以无视季节风向,做到有风就能航行。

 然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

 但是帆船能调戗弑斗风,顺风直行,逆风戗走。

 调戗是一种航行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风帆角度,让迎面吹来的风斜着吹在风帆上,以此获得前进的动力。

 船队中央的座船上,施福与施琅正坐在航海图前商议。

 “施琅,”施福指着朝鲜耽罗岛南面几百里的区域说道:“从上海港出发去日本长崎港口最常走的海域是这里。”

 “这么走不是绕远了吗?”施琅有些不解。

 “为了安全,绕远也值得!”施福说道。

 施琅先是一愣,随后了然。

 远洋航行最怕遇到大风浪。

 轻则船身受损,重则船毁人亡。

 最稳妥的办法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可是大海上没有海岸,所以相对安全的办法是看着岛屿航行。

 一是可以在遇到飓风时上岛躲避,二是可以通过岛屿来推断自己的位置,不至于迷路。

 (指南针只能指示方向,不能指路。所以在海上,有指南针的情况下也会迷路。)

 “那...咱们去耽罗岛南面的海面上守株待兔?”施琅问。

 “对,守株待兔!”施福站起来走到船头,倒背着手说道:“上海港的商船比咱们晚出发了近二十天,咱们应该能赶在他们前面布下天罗地网!”

 哗啦!

 海浪拍打在船身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耽罗岛西南两百多里的海面上,明军船队正在匀速航行。

 站在高处警戒的明军忽然朝下面大喊:“有情况,北面的海面上有情况!”

 郑成功急忙找了个高点,拿出千里眼看向北方。

 只见北方的海面上出现一排黑点,不用想那肯定是一支船队。

 由于距离太远,所以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船只种类以及悬挂的旗帜,更无法分辨敌我。

 郑成功想了想,举着千里眼说道:“传令下去,命火炮手装填好火药弹丸!另外给商船打旗语,让他们向南靠拢。”

 “遵命。”传令官跑到令旗附近,开始晃动旗帜。

 与此同时。

 北方驶来的船队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报!”站在高处警戒的士兵向尚可喜汇报,“南面发现一支船队,正从西往东航行。”

 “船队?”尚可喜一愣,“郑芝龙的商船?”

 不对!

 尚可喜摇头。

 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耽罗岛西南二百多里。

 郑芝龙的商船一般有两个目的地:日本的长崎港,或者朝鲜的耽罗岛。

 假如驶往长崎港,那么船队的路线应该是从月港出发,绕过东番(今台湾),沿着琉球北上长崎。

 假如是驶往耽罗岛,也应该绕东番,过长崎,然后再驶向耽罗岛。

 这么做一是为了行船安全。

 二是为了掩人耳目,毕竟八旗和郑芝龙的贸易触犯了大明律法。

 也就是说。

 郑芝龙的商船只会出现在耽罗岛东南,而不是西南。

 难道他们迷路了?

 尚可喜没有贸然下结论,而是进行了一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