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伦姐姐 作品

第426章 番外篇:毕业赞礼(十三)

早上8:30,在南郊的一个小施工地

 徐若菲和余淮赶到时,南郊支队已经在那里了。

 “行动真是迅速,”余淮啧啧称赞:“支队队员的秩序也很井然——诶,这个顾勋队长还真是年轻有为啊,和你的年纪也没差多少——不考虑和他谈个恋爱?”

 这话是问徐若菲的。

 徐若菲只白了他一眼:“你想谈,你去和他谈,我还要谈我的案子呢。”说罢便往案发现场走去了。

 余淮看着她的背影,暗道一句:“工作狂…这辈子不会就孤独终老了吧…”

 两个人带队进入案发的施工地,见到了正和法医讨论尸体状况的顾勋。

 “情况怎么样?”

 “被害者名叫张燕,女,58岁。之前是《普城日报》新闻社在’社会事件’板块的主编,现在辞职了,是这个施工地在建的小餐馆的所有者。死因是钝器砸伤头部,凶器估计是旁边那个铁锤。”

 他们看到的那个尸体:尸体在一个大坑里,这个坑好像是预计的要建一个水池。

 徐若菲问顾勋:“你说的恐吓信呢?”

 “我并没有找到信本身,是听施工地的守夜保安说的。”

 顾勋告诉徐若菲:

 “保安说,前天他来值班时发现保安室里有封交给张燕的信,于是他转交给了张燕。张燕拆开信看到内容后,表情不太好。昨天晚上张燕来到了施工地,说要等人。”

 余淮说:“所以你是以保安说的话,推测张燕可能收到了恐吓信?”

 顾勋点点头。

 “当然,还有个原因:不是说,赵警官案似乎和之前的’四.一一惨案’有关联吗?赵滨警官疑似包庇了这个案子的始作俑者,这让我想到——我从来没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报道提到那个惨案。”

 顾勋指了指旁边那具尸体:

 “而《普城日报》是普城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它的’社会事件’板块更是专门报道刑事案件或重大公共事件。他们能力非常强,消息十分通达。”

 这就有很大想象空间了:为什么《普城日报》的社会事件板块明明那么有能耐,却没报道’四.一一惨案’?

 这个张燕——张主编,可是那时候的总主编啊。

 顾勋给了他们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在法医和顾勋汇报发现的状况时,余淮凑到徐若菲耳边:“你已经把’四.一一惨案’卷宗和我们的发现都告诉他了?”

 “我爸告诉他的。他不是让我们合作调查嘛…”

 顾勋忽然回头和他们说:“话说,白锦警官呢?我听说她是’四.一一惨案’的亲历者…”

 “她今天休息…”余淮说:“而且,其实,她经历那个事情时年龄太小,什么也没记住。”

 “这样啊…那我们来讨论一下现场状况吧。”

 徐若菲查看了尸体:“张燕看上去虽然是被击中了头,但好像砸的不是很重…”

 余淮指了指坑边的脚印:“像是她被砸中后,又被一脚踹进了坑里。这个脚印有点小……”

 法医经过简单的查看后,得出了显然的结论:“她是失血过多而死的。头上被砸中的三下,但都比较轻,顶多砸晕。感觉这个凶手力气不是很大。哦,还有——”

 法医指的指旁边的凶器锤子。锤子上被溅满了血迹,但把手上有一段很干净。

 “有一段很干净是因为凶手握着凶器呗。”余淮说。

 “对:但这宽度太窄了。”法医比划了一下:“凶手的手可能很小。”

 顾勋听明白了:“你怀疑凶手是个女人,对吧?”

 “男性孩童也可能…”法医一向不爱给出肯定的答复:“当然,成年女性更有可能。”

 徐若菲说:“第一发现者是谁?”

 顾勋说:“是施工地的守夜保安,我刚刚提过的,他姓江。他说张燕昨晚在施工地约了人见面,

 昨天晚上8:30张燕进来的。8:40左右,保安室门口晃过一个人影,江保安以为是张燕约的人来了,没有理会。8:50左右,又有个人影在保安室晃过。江保安拿着手电筒到施工地逛了一圈,没见到人影,便觉得是张燕和他约的人离开了。

 后来江保安抽了两根烟,在保安亭外坐了一夜,没再有人出入。直到天亮了,他进施工地散步,才在坑里发现尸体。”

 余淮梳理了一下:“也就是说,放在保安亭里的信,可能就是恐吓信。凶手约张燕在施工地见面,8:40那个人影是凶手进去杀人,8:50那个人影是凶手离开…那呢个保安进来查看的时候没有看到尸体吗?”

 “大半夜,一个老头拿着手电筒转悠,坑又那么深,没看着也正常。”徐若菲想了想说。

 顾勋认可了徐若菲这个说法:“我们已经开始对周围人进行走访、对张燕亲属进行侦训了。但我估计会收效甚微。”

 “我这里有个疑问。”徐若菲忽然说:“我们对赵警官案现场勘察得出的结果是,凶手是一位跛脚的成年男性。但在这一案中,脚印的大小、被害人头部击打伤的力度、凶器上未见血区域的宽度,都在彰显,凶手应该是位力气不大的女性。这有冲突啊。”

 “难道说两案的凶手不同?其实,有可能是别的人想要用恐吓信叫来张燕并杀死她…”

 “这有可能,但是…”顾勋坚持己见:“我还是觉得,在几天之内出现类似的作案方式,这两案必然有联系。

 当然,调查张燕的人际关系,寻找其他嫌疑人也是必要的。”

 余淮点点头,然后思索了一下,说:“张燕今年58岁,还没到退休年龄,为什么提前辞职了呢?案子会不会和她的职场关系有关?”

 想起《普城日报》报社,余淮脑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那个讨厌的、毒舌的吴记者。

 总是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拼命地想要拍到现场图片、问办案警察一大堆尖锐的问题,然后很坚决、不容一点商量地把案件全部报道出来,抢占当地热搜。

 其实她不一定就是嫌疑人,余淮只是一想起《普城日报》就会想起她。

 “不如我们去报社调查一下?”他对徐若菲说。

 徐若菲认可了,并叫小夏警官和小孟警官带领总队的人配合南郊支队的人在案发现场调查。

 他们两个离开的时候,顾勋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这个时间点,他们应该快到了…

 ……

 正值早高峰,街上车水马龙。洛小熠和百诺到达第一个集团人员的工作场所。就在警局——的对面。

 “王哥早餐店…”百诺读了出来:“生煎、烧卖、馅饼、肉夹馍、煎饼果子……”

 洛小熠盯着早餐店的门楣,汗颜:“这份个人信息真的没错吗…”

 “你带我在警局下车,我还以为那人是在警局工作。”

 “有好几个在警局工作的人,但是这个王福确实是在早餐店工作。”

 王福…不会就是王哥吧?

 正式上班族通勤的点儿,早餐店生意红火。洛小熠和百诺走上去。一个40多岁模样、围着围裙、戴着帽子的中年男人问:“吃什么呀?”

 “您是王福吗?”洛小熠问。

 “是呀。”

 洛小熠立刻把手伸到口袋里去掏卢辞给的小恐龙本子,但王福仿佛认出了他们,摁住了他的手臂,露出一个笑容:

 “这会儿忙,有事待会儿再问。去那边坐坐怎么样?我请你们吃生煎。”

 洛小熠百诺拗不过王哥的热情,被请进了店门,坐在屋内。

 洛小熠环顾四周,店铺面积不大,直冲着街的店面一半是厨房一半是挤在一起的桌椅。再往里看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开着门,能看见里面堆放的食材,另一个房间上了锁。

 他们就这样吃着生煎,看着王哥的店铺从来客兴旺到稀客星散。

 “让你们久等了。集团叫你们来的吧?”后一句王哥压低了声音。这时候他已经将围裙手套和帽子都摘了。

 洛小熠点点头。“您怎么知道…”

 “斗龙战士,龙武族的英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的赞誉让两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生煎好吃吗?我在这做了十多年了。”王哥关心道。

 “很好吃。”百诺有点惊讶地讲:“您说您已经在这做了十多年了?那…”

 “想聊我在集团的工作?我也是在十多年前入职集团内部的。”

 “那么早就有龙武族人加入集团内部了?”洛小熠真是没想到。

 王哥笑笑说:“龙氏集团为现如今局面的铺设,可费了很多年的功夫。”他指指他的早餐店:“这早餐店很普通,但是警察都来我这儿买东西。他们把我当朋友,在我面前说话没遮掩……”

 “啊,难道,就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