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第三条路(第2页)

 虽然她不觉得娘娘这样不好,但是她知道世人对女子总是要求苛刻些。

 要她们端庄贤淑,要她们精致体面,还要她们体贴大度。

 而她的主子和这几个字都不沾边。

 不可以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关。

 而且她内心深处也觉得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难为人了,就连宫中能做到这些要求的都没有几个。

 她家娘娘就是其中对这些要求最嗤之以鼻的那个。

 按照她家娘娘的说法那就是,天下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女子,若是真有那也跟圣人差不多了。

 但是谁家又愿意娶个圣人回来供着呢?

 人呐,有梦想是好的,但是痴心妄想就是不对的了。

 卓娜觉得这几句话很有道理,并且奉为圭臬。

 她不想出宫嫁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谁也不知道她以后的夫婿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若是碰到个身家清贫但有上进心的还好些,卓娜自认为不是个嫌贫爱富的人。

 但是就怕遇到那些身家清贫却还眼睛长在头顶上,自认为才华横溢眼高手低的那种。

 若真是到了那样的地步,卓娜觉得到时候她一头撞死的可能性都会比委曲求全的可能性要大些。

 她的确出身不显,但怎么说也是慈宁宫里出去的,后来又到了咸福宫伺候。

 在多丽雅的影响下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

 原本她对于嫁人这件事并不热衷但也算不上排斥,直到景阳宫那件事一出后,她想留在宫里做嬷嬷的念头却愈发坚定。

 宣妃娘娘连并不认识的景阳宫宫女都愿意撑腰的话,她这个贴身宫女只要肯尽心,娘娘一定不会亏待她的!

 卓娜十分坚信这条道并不会走错。

 离她们不远的马车上。

 康熙手中握着一本摊开的书,目光却显而易见的没有 落在书本上,而是漂浮在了半空中不知名的地方。

 简单来说他就是在走神。

 而且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康熙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样的状态可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他在等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则决定了宣妃的归属问题。

 是回到皇宫择日病逝,还是继续随他上路去围场春狩。

 多丽雅:有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这两条她都不怎么感兴趣耶。

 康熙鲜少有这样心神不定的时候,自他登基以来,不说算无遗策却也是喜欢深谋远虑的。

 但对于宣妃他却始终不曾下定决心到底该如何面对她。

 诚然这并不算是很难做决定的事情,但是他心底也意识到了宣妃与他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同,她是独一无二的。

 宫中只有这么一位蒙古来的妃子,康熙从始至终都没打算过亲近,疏离对待才是他应该有的态度。

 而宣妃却成为了他无数次的例外。

 无论是将大公主送到咸福宫由她教养,还是越过荣嫔将二公主记在她的名下。

 种种特殊都让康熙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