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医学讨论

怀揣久别重逢的喜悦,迎面的寒风都充满了花香。

 夜色浓郁,胯下宝马已飞驰,高仲依然觉得缓慢,恨不得背生双翅,一下子就飞到家中。

 小院里少了高仲,显得更加安静,家丁与仆人唯唯诺诺,不敢有半句废话,害怕一不留神丢了脑袋。

 “你干脆住在这里吧。”

 知秋脸上有几分无奈,自从回到诛佛城,郑定举好像没有家一样,每日都要来白府请安,少则一两个时辰,多则五六个时辰。

 “这样不会影响王爷吧?”

 郑定举眼神明亮,嘴角抑制不住的抽动。

 “会影响。”

 知秋直截了当的挑明,郑定举的宅院距离白府有十几里路,这完全造成不了阻碍,他要住在白府,知秋就得搬出去住了。

 郑定举眼底闪过失望,不过很快就被冲淡了,知晓白峰这是玩笑之言,住在白府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我了解的医学知识不多,基本都告诉你了,回去慢慢练习就可以了。”

 知秋没有说实话,中医数千年的历史,医学典籍数不胜数,郑定举连续不断的看,十年未必能看得完。

 “王爷自谦了,就您的知识储备,我跟您学一辈子恐怕都学不完!”

 郑定举深信不疑的点着头,其实他也不想来打扰,本来文汇殿是学习进步的地方,现在几乎全部焚毁,家中虽有许多藏书,但读来十分晦涩,总是很长时间才能明白其中道理。

 “王爷,劳烦您给解释一下。”

 郑定举指着不知从哪里抄录来的几句话,知秋只看了一眼便心如明镜。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

 【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

 【问曰】何谓阳脉不足?

 【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问曰】何谓阴不足?

 这是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的平脉法,知秋坐直了身子,平常可以慵慵懒懒,做学问来不得半点差错。

 “后面的解释呢?”知秋问道。

 “不知道,我见过的只有这几句而已。”

 郑定举摇摇头,心中既惊诧又赞叹。

 知秋嘴角无奈的勾动,难怪郑定举看不明白,后面人家医圣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

 知秋一字一句的背诵,郑定举目光像是看天神一般,急忙拿出纸笔,认真的记录下来。

 知秋已停下喝茶,郑定举的目光还久久注视着整整两页上密密麻麻的珍宝。

 “伤寒十分广义,一个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无非是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侵入人体,扰乱气血,导致疾病发生,这是医圣提出的医学理论。”

 放下杯子,知秋慢慢解释。

 “医圣?泫觉?”郑定举微微一怔。

 “不知你知道的这个医圣,是着写这本书的医圣。”知秋摇摇头。

 郑定举恍然大悟,心里松了一口气,泫觉虽然比他强,二人相差不过毫末而已,泫觉要能写出这种巨着,郑定举会毫不犹豫的拜他为师,一生追随。

 “王爷真是博古通今!不知这位前辈名讳是什么?”郑定举腰杆挺直,脸色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