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猪 作品

第372章 是借不是给(第2页)

 吕建一笑:“臣和皇上当年定下的国策,我怎么会自己破坏呢?臣保证,山西的食盐,绝对不会有一粒贩运蒙古。臣的山西食盐,全部内销内地,保证内地食盐的供给充足。”

 乔允升严厉质问:“难道你要擅自提高盐价,盘剥百姓吗?”

 吕建一笑:“老大人言重了,本官一颗爱民之心,是天下皆知的。如果由我经营一年,我保证吃我盐城食盐的百姓,不但食盐的价格不增加,最少降三成。”

 一听这话,所有的官员都疑惑了。

 他吕建有什么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崇祯眼睛一亮:“爱卿的办法,如果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反倒会降低盐价,减轻百姓负担,还能有三百万银子的国库收入,朕倒是想听听。如果可行,在抵押结束之后,国朝就按照爱卿的办法,就这么运作下去。也好丰盈国库。”

 他聪明的没有说,将这笔未来可能的收入,再次收回内帑,他知道自己只要那样的提议,这事儿转眼就废了。

 直接提到上交给国库,这些大臣就不会反对。

 反正国库有钱了,就少向自己的口袋伸手了,现在是口袋里口袋外,都是一样的。

 对于皇上这样的提议,当时没有人出来反对。就一起将疑问的目光,看向了吕建。

 吕建解释:“当年孝宗皇帝,取消食盐专卖制度,是一个仁政。但他老人家却改革的不彻底。它依旧保留了纲户,也就是依旧保留那些食盐垄断贩子。他们赚取了其中巨大的差价,而没有限制他们最高价格。这让那些盐贩子们贪婪,将国家给他们的盐引只是二钱一担,却卖给百姓一斤百文,让百姓吃不起盐。而这其中巨大的利润,都肥了那些食盐贩子,百姓没有受惠,而国家也没有收入,是不是这样?”

 提出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座的文武却没有什么人反对。

 因为全国的盐商,就那么几十家,不是每个官员身后的家族所能染指的。既然不关乎切身利益,那能够让百姓少花钱吃到盐,能让国家的国库有收入,那为何不大义凛然,一心为公为民呢?

 “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我接管盐场之后,以每斤二十文的价格,对所有的商贩进行公开售卖。让他们贩运到各地零售。”

 李侍问就疑惑:“那他们同样卖高价该怎么办?”

 “这个李大人不必担心,因为商业间有竞争,谁都想多卖出去一些货物。而中国人竞争的手段,相当低级,那就是互相压价。如此一来,食盐自然也就落到了一个,百姓能够接受的价位。”

 李侍问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那万一那些食盐贩子,联合起来不降价怎么办?”

 “李大人你太高估商人的团结心了。好吧,即便他们不降价,但你忘了,我的手中还有一个在西北,在河南,在河北,庞大的供销社系统吗?他们降不降我不管,但我这个庞大的供销社系统,我规定他们卖出的食盐价格,是现在的降低三成。”

 黄矿一拍手:“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就会出现你说的《我来过》理论的效应了。”

 吕健笑着摇头:“不不不,我不管这个叫《我来过》理论。我这个人做事,每一个新的事情,我都要给他总结出一个新的理论出来,那才显得下官学问高啊。”

 “那叫什么?”

 “我管它叫放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