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5816982 作品

第48章 鬼王(4)

在老侯爷的运作下,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支持了贤王,老侯爷又从庄里调来人手交给贤王,这些人都能文能武帮助贤王快速控制吏部和户部,老侯爷的小儿子在文人、民间给贤王制造声望博得贤名,而大儿子联系老侯爷军中旧部,一切准备就绪,老侯爷进宫逼先帝退位让贤,先帝当然不肯,可先帝身边已没有可用之人,御林军听老侯爷的,皇贵妃和身边的总管太监也听老侯爷的,最后皇贵妃模仿先帝笔迹写了圣旨,总管太监拿来玉玺,先帝被迫在圣旨上盖上玉玺,活活气死了。贤王登基称帝,侧妃娘娘代替皇贵妃给先帝陪葬,那时侧妃娘娘生下孩子刚满一个月,那个孩子就是鬼王。侧妃娘娘殉葬后,本也该处置鬼王,只是当时皇上膝下只有鬼王一个子嗣,而先帝的其他儿子王爷都有几个嫡子,若皇上没有子嗣,那其他王爷就还有机会。所以圣德帝留下鬼王性命安抚朝臣和宗室,让一老太监一老嬷嬷照顾鬼王,住到皇宫最偏僻的宫殿去。鬼王五岁时照顾他的老太监和老嬷嬷都死了,圣德帝那时已经有四个皇子,其中一个还是皇后所出,早把鬼王忘了。被人遗忘的鬼王没了老太监和老嬷嬷的照顾,饭都吃不上。鬼王不敢去找皇上,因为照顾他的老太监和老嬷嬷说过皇上不喜欢他,因为他的母亲是个没了清白的舞姬,皇上不记得他想不起他,他能活,如果皇上记得他,想起他,他就要死。一个五岁孩子没有大人的庇护,活的当然艰难,宫里太监和宫女的责打、虐待成了鬼王每日都要经历的事,那时鬼王身边的人给鬼王的都是恶意,直到鬼王遇到阜宁郡主。阜宁郡主当时虽只有三岁,但早慧。皇贵妃拿回自己身份后,依然留在宫中,有良妃也就是太后娘娘庇护,皇上也不敢为难。皇贵妃用了秘药,伤了身体,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也知道自己陪伴过先帝,太后和皇上留她在宫中只是念其那点功劳而已,就自请到宫里偏僻处自居。良妃成太后之后,喜欢修道,因为她母亲就是道家弟子,擅长五行八卦,曾助老侯爷破了不少阵法取胜,才让老侯爷纳为侧室,她母亲知道老侯爷对她没有男女之情,对侯府主母一向恭敬也从不在侯爷面前邀功希宠,这样反而让侯爷与主母对她高看几分,特允她把孩子养在膝下。

 太后修道少不得要选童男童女,皇上觉得民间孩子配不上太后的尊贵,就下旨在官家里挑选,可那些权贵人家谁又舍得把自己亲生的三、四岁孩子送出去,所以送去宫中的都是些小官或旁支、不得宠爱的孩子。阜宁郡主的父亲就是一个七品县令,是当时吏部侍郎的旁支。三、四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看不到父母当然会哭闹,阜宁郡主发现哭闹的孩子第二天就看不到人了,所以阜宁郡主想家想母亲时也不敢在人前哭闹。这些童男童女只是工具人,太后需要时才送到太后面前,平时另找地方安顿,就想到哪位喜欢安静的皇贵妃,童男童女送到皇贵妃处,皇贵妃到也高兴,自己快死了又没有孩子,如今有这些孩子作伴到能少些遗憾,就把自己住的宫殿改成静心庵。阜宁郡主避开人独自想家想母亲时,看到浑身是伤的鬼王,孩子都是善良单纯的,儿时的阜宁郡主也是如此,从哪以后阜宁郡主总把自己的食物省出一半给鬼王吃,还把自己在太后那里听到的静心诀告知鬼王,还会讨好皇贵妃从她那里讨到的点心、书籍、笔墨纸砚交给鬼王。就这样过了三年,那三年是鬼王过得最开心最幸福的,三年后皇贵妃去世,静心庵的童男童女送到外面的道观,只有太后召见时才能进宫。鬼王看到阜宁郡主被带走,就上前去抢人,想要留下阜宁郡主,就被道士及侍卫抓住并带到皇上面前,皇上才想起鬼王,当即要处死鬼王,最后关头让太后拦下了,太后念鬼王是条性命,让皇上远远打发了。西楚邻国厉容皇帝是个恋童癖,喜欢娈童,圣德皇上看着鬼王绝美容颜,竟然丧心病狂把鬼王当做礼物送往厉容。鬼王被送到厉容皇宫,送到厉容皇上面前,鬼王看到被厉容皇上猥亵的孩子的惨状后,就奋起反击,鬼王练习静心诀三年,无意中收集了一些灵力化成内力,押着他的几个太监根本不是对手,还让鬼王把厉容皇帝给杀了。厉容向西楚问罪,西楚皇上直接让厉容处死鬼王。厉容的国师看到鬼王身上的灵力,怀疑鬼王会道家心法或有道家秘宝,就救下鬼王。国师让鬼王交出秘宝或修炼心法,鬼王根本不知道什么秘宝,也不知道阜宁郡主念给他听的静心诀是道家心法,那静心诀是他与阜宁的联系和秘密,鬼王当然不愿让第二个人知道,不管国师如何逼问什么也没说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