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剧组工作(第2页)

 也仅仅只有两部外国大片像愣头青似的冲进暑期档,想捞点票房。进口大片的档期,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得听华影的。因为国外影片想进国内市场,只能通过华影。

 上映在即,【飞龙2】的主创团队纷纷开始在全国各个城市展开路演宣传,同时网络上的宣传热度达到了最高峰,持续了好几天。

 持续高燃的宣传片段,在网络上发酵宣传着,单从这些片段看,就让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实这部影片能如此顺利的跟大家见面,这得感谢江何老师。在拍摄【连城诀】期间,我为了剧本的事找过他。”

 “最初剧本的主题是主角在国外寻妻。但当时我拿着初创剧本给他看过之后,他立马就否决掉了。他说这个主题不合适,让我把寻妻作为引子,结合国家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和一些故事,作为框架来拍摄。”

 “在跟他交流期间,他拿出了一些故事的案例,让我填充到剧本中去,比如撤侨行动。那时候,跟他聊了很多,他还告诉我一些商业片的逻辑,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

 在接受央六电影频道的采访时,方武对江何赞不绝口。

 “商业片的逻辑?方导方便透露一下吗?”主持人好奇的问道。

 “他说商业片,想要抓住观众的眼球,那么最好启用冲突性或者引发人好奇的开头。所以【飞龙2】中,一出场就是主角遇到强拆剧情。

 “江导还告诉我一个弹簧理论,就是对故事的前期多做一些铺垫,就想弹簧一样尽量的往下压。然后在故事的反转和高|潮部分一下子把情绪释放出来,这样就能带给观众情绪上的宣泄。”

 “他还举了不少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给我做解答,结合他的理论逻辑,我才能在他给出的剧本框架上,把剧本给完善出来。”方武解释道。

 在采访中方武不仅大为赞赏江何的才华,同时对陈幕也给予感谢。因为陈幕作为监制,在剧组给方武指点不少爆燃场面的拍摄技巧。

 七月底,【飞龙2】经过长时间的预热宣传,正式开启了点映。

 不过点映之后,那些专业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似乎并不太友好。

 “一直以来,江何编剧在我心目中是那种能够创作出比较有深度作品的编剧。但从【飞龙2】的点映来看,我感觉江何编剧似乎在剧情故事创作上有些自嗨过头了。

 先不论那些剧情中主角的极致操作,但就是剧情故事在一些转折上,是不是有点太僵硬了?”

 “钢丝床挡火箭筒;坦克漂移;手持国旗,叛军不敢动;水下徒手抓海盗...这些剧情是不是有些吹过头了?”

 专业影评人,他们喜欢从电影的深度、剧情逻辑和文艺合理性来解读一部影片。但客观忽略了电影本就是文化娱乐产品,如果所有文娱产品都讲究理性,那商业片就没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