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愤怒的狮子 作品

第100章 十大帝王(六)(第2页)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

 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

 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其亲侄儿朱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前来投靠。

 朱元璋问及家人,才知道二哥,三哥,姐姐早已亡故。

 其中还有定远孤儿沐英,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

 之后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

 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

 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这期间还发生一些事,郭子兴误信谗言,对朱元璋多有猜忌。

 后来将朱元璋打入大牢,有人想饿死朱元璋。

 朱元璋之妻马氏,在厨房内将刚烙好的饼放入胸口,为此还烫伤了。

 朱元璋也因马氏送来的烙饼而没饿死,出狱后与马氏团聚。

 郭子兴病逝后,军心不稳,马氏独挡一面,稳定了军心。

 此年中,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驻守和州期间,朱元璋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的策略。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

 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

 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

 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七月间,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

 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率军冲杀攻克采石。

 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

 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

 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

 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

 张士试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

 在第三天,攻破城外人归降。

 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

 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

 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

 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便攻克集庆。

 此时元朝末年,最大的两股势力是陈友谅和张士诚。

 陈友谅杀旧主而自行称帝,称之陈汉,元朝尚在。

 张士诚蛇鼠两端,对于朱元璋而言,陈友谅才是劲敌。

 至正十七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随后赵继祖克江阴。

 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

 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

 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

 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

 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朱元璋在攻克集庆,入城之后,安抚百姓,并将集庆改名为应天。

 至正二十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谋臣。

 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

 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

 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

 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在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的情况下,暂时不动兵戈。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

 并于至正二十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

 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

 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

 朱元璋召集众文武商议对策,唯有刘伯温平静如水。

 朱元璋询问刘基,刘基直言:“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

 刘伯温主张集中力量打败陈友谅,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必胜。

 正如刘伯温所言,朱元璋各路人马依计而行,大败陈友谅。

 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

 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而这时红巾军内部分裂,朱元璋则回兵救援小明王。

 陈友谅认为反击的机会来了,领兵攻打洪都。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令人死守洪都,坚持了八十三天,等来了朱元璋大军。

 陈友谅放弃围攻洪都,迎战朱元璋。

 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决战,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

 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陈汉灭亡。

 之后,朱元璋对张士诚发起进攻,灭张士诚。

 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

 的纲领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

 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然后进兵大都,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洪武元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明军进逼大都。

 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