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终于可以铸造弓弩了(第2页)

 刘晔把弓弩拿在手,取下机匣,打开让陈飚看里面,然后当着陈飚的面操作装箭支的过程。装箭后,他并没有关闭机匣,陈飚看到一箭弩箭会自动掉入机匣上的卡槽里。显然,这是要射出的箭支,一旦射出之后,另一支箭会自动掉入卡槽中,处于待发射状态。

 陈飚看到刘晔装箭的过程很快,仅几个瞬息时间,便能完成装箭,他就放心了。虽然一次只能射一发,但操作熟练的话,顶多也就三五分钟时间,便能把十箭射完。

 装箭速度快的话,面对敌军百步距离的冲杀,可射十到二十支箭,这威力可不小。现在的弓兵拉弓射箭,百步距离只能射出两三支箭,威力弱爆了。

 “只是主公,这弓弩一旦使用之后,射箭的速度会大为加快,五十支箭恐怕就不够用了,士兵至少得保持一百支箭以上。”刘晔补充说道。

 “哈哈哈哈,子扬,你若能造成那么多箭,那当然是可以的。”一人一百支箭,两千人已经二十万支箭了,要是有两万弓兵,这弩箭的数量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要造好多年时间。

 刘晔这才意识到,这不是士兵能不能使用的问题,而是兵器所能不能及时地造出的问题。他连忙改口:“看来是我考虑不周了。”

 “所以你这箭支要考虑到损耗问题,尽量使用铁制,看着耗铁,但损耗小,大多都能收回来。”

 刘晔点头表示同意。

 “还有,你还要研制一下,一次可以射三发的弓弩,甚至五发的,如此面对敌军的冲杀,我军的弓弩可实现整个战场全覆盖,面对再强的军队,我军也无所畏惧。”

 “主公你放心,我亦不会满足于此,而是要继续研制,只是这弓弩是仿制以前的,有样弓参考,制造起来要方便许多。若一次三发,要对这弓弩的结构进行比较大的调整,恐怕要花些时间了。”

 “哈哈哈哈!只要你能制出来,那就对我军大大有用,时间我愿意等。”

 陈飚在鄂县的兵器所待三天时间,对兵器所的工作模式、流程提出了不少意见。同时他也与蒲览等铁匠和工匠进行交流,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

 后来,他又与刘晔等人商讨了兵器所的保卫工作和保密工作。兵器所在扬州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鄂县已经是重地,必须加强防范。

 如今鄂县的防卫主要靠柴桑和江夏的兵力拱卫。只是,柴桑一部分兵力已经南下,本身兵力不足,已无法承担拱卫鄂县的重任。江夏位于三州交界之处,更是险要,兵力不可轻调。

 若刘表盯上鄂县,只需要从南郡出兵,在赤壁一带登岸,陆路上行军四五百里路,即可到达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