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对刘备的态度(第2页)

 “左将军入蜀以来,对州牧很是尊敬,并在益州之地广施仁义,恩泽百姓,蜀人称赞。左将军乃忠厚之人,州牧若如王从事一般,对其无端猜测,恐为人所笑!还请州牧慎重。”

 “州牧与左将军合作,左将军出兵出将,亲自上战场,州牧出钱粮器械,二者各履其责,然张鲁势大,又遏守险要关口,又畏惧左将军,频频增兵。”

 早在半年前,刘备向刘璋请求支援兵力,其理由便是张鲁增兵了。

 “敌军增兵,我军兵力自然不足,左将军无兵可增,如若州牧此时还计较兵力,恐怕此次征伐张鲁未始即终。那么,州牧兑现了承诺又如何?”

 “州牧兑现承诺是为了打败张鲁,并非只是彰显自己信守承诺。今日信守承诺,大军却败于张鲁之手,他日,张鲁大军必会兵临成都,州牧又该怎么办?”

 法正本质上并不是反驳王累,而是另择角度,向刘璋阐述支持刘备的必要性。他的口才犀利,听在刘璋的耳朵里,让刘璋觉得句句在理。

 这时,张松听了法正的话,也是心中欢喜,立马站起来支持:“州牧,法校尉言之有理,州牧支持左将军兵力、钱粮、器械,若此时反目,必前功尽弃。”

 “外人不知内情,反以为是州牧听小人之话,无端猜忌左将军,违背承诺在先。”

 王累一听张松这话,立马大怒:“张松,你说谁是小人?”他又转向刘璋:“州牧,刘备乃狼子野心,他在益州广施仁义,招揽人心,不断向州牧索取,实为积蓄实力,他日,他实力壮大,必不甘为州牧之下呀!”

 这时,主簿黄权站了出来:“州牧,左将军有骁勇声名,今请他入蜀,若以部下之礼待他,则无法满足他;若以宾客之礼待他,则一国不容二位君王。”

 “如宾客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今左将军广施仁义,恩泽百姓,在蜀地日益得民心。他日,蜀地百姓只知刘备,不知州牧。支援粮草之事,还请州牧慎重,不可草率答应。”

 “且左将军之言,州牧不可尽信,我记得左将军曾言,征南将军占据荆、扬二州,必会侵犯益州,州牧深以为然,还在鱼复筑城防守。而今,征南将军与曹操打得正酣,这一仗恐怕要打数年,何来侵犯益州?”

 “再者,征南将军派遣使者过来,我等妄加猜测,以为其有歹意,可如今,严曼才此来只为编撰字典,孙长绪就买了批了蜀锦,阚德润来此只为引进荼种,歹意何在?”

 “反观刘备,除了索取之外,还做过什么?州牧建鱼复城又是为了防谁呢?谁敌谁友,州牧当慎重考虑,该防之人当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