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姜叙归降(第2页)

 “可以!此乃幸事!”

 “好!那我需要做什么?”

 姜叙并没有问自己会得到什么或提出其他要求。因为他明白,自己很难把握尺寸,将来陈飚成就大业,今日的要求要是低了,那还好说,要是高了,反而是种麻烦。反正要放下兵权归降,还不如无条件归降。

 皇帝或许会亏待臣子,但臣子却不能主动向皇帝要好处,陈飚是未来代汉之人,姜叙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无须做什么!今韩遂进驻长安,兄只需按兵不动,牵制韩遂即可!”

 姜叙点了点头,这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于是,姜叙另外派人去许昌,正式向陈飚归降。

 派去许昌的人自然也不会这么快有消息,起码得两个月以上。姜叙和杨阜继续在武都卤城,镇守一方。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这天士兵匆匆而来。

 “报将军,长安传来最新消息,韩遂率军两万离开长安,向东而去,据说要攻打洛阳。”

 “韩遂攻打洛阳?他能有多少兵力,敢兵进中原腹地?”

 士兵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姜叙连忙把杨阜叫过来,商议对策。

 “义山,今日得到消息,韩遂已兵进洛阳,你说我该怎么办?”

 杨阜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大惊讶:“伯奕兄无须担心,庐江王大军北上,自然会先巩固后方,韩遂大军驻扎长安已久,庐江王必早有准备。”

 “只是韩遂乃凉州诸侯,兵力不过两三万,竟敢兵进洛阳,多半……是受人挑拨,莫非是曹操派人来挑动的?韩遂一生,虽是谨慎,却也野心勃勃。”杨阜略微猜测,便猜测了个七七八八。

 “可是,庐江王北上要紧,韩遂东进,终是有一定的威胁,我如果坐视不理,反不是为臣之道。”姜叙有些忧心忡忡,他认为不管陈飚是否有防备,自己都该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忠心。

 杨阜想了想:“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出兵,过秦川而向长安,以震慑韩遂,韩遂若知我们出兵,必不敢再东进,而是退兵长安,届时我军也无须跟韩遂交战,随即退兵。”

 姜叙点了点头,低头沉思起来。既然杨阜支持出兵,那就出兵呗,但怎么出却是个难题。

 杨阜自然也知道这出兵不是说出就出的,连忙接着说:“我大军要出,有两条路,一条是兵进祁山,经街亭走陈仓,进入扶风,从而兵向长安,但此道较远,将近一千六七百里。”

 “另一条路是东进入箕谷或斜谷,穿过秦岭,进入扶风,至少也有一千两三百里。这两条路,前者绕道而远,但一路上较为安全。后者要从汉中西面而过,如今刘备派关羽镇守汉中,唯恐他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