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后悔

殷县的知县被当场罢免,拖去长堤做苦力。

 有他做表率,其他人干得也会卖力些。

 沈雁归对着衙门外的百姓道:“新任知县已经带人去了河堤那边,即日起不管户籍何处,只要带上工具,均可去那边登记,做一日便可另一日的酬劳。”

 那背上背着包裹的青年跃跃欲试,“不是本地的,也可以吗?”

 “都可以!”

 “此外家中若有会织草袋的,可以来衙门登记,一个草袋可换五文钱。”

 老百姓互相看着,欢喜去传递消息。

 沈雁归瞧了眼角落瑟瑟发抖的师爷,“方才的话,你可听清了?”

 “听、听清了。”

 “立刻成文,让人去张榜、敲锣喊话,全城通知。”

 破山带了两千人过来,这些人不可能全部留在殷县。

 “五县之中,陈县最不需要担心,挑两个得力的,带两百人过去,协助陈县知县抢收、转移。”

 沈雁归对着舆图,分配人手。

 “殷县本身的县域面积、人口数量就多,八百人留在这里,由王爷和我亲自带领,剩下的人,其他三县分配。”

 墨承影补充道:“告诉这些将士,吃苦熬过这两个月,回头本王重重有赏!”

 衙门里所有人都被利用起来,文作文用、武作武用,整个殷县的男女老少,全被动员行动起来。

 连冯婉言也给自己找到事情干,每天坐在帽儿山下做登记,给劳工发酬劳。

 山中伐木、草袋填土,全都抬去堤坝,以备洪水来临之际使用。

 这些备好用品的点位,有力量壮硕的中青年守着,十二时辰轮班轮值,务求每个时刻都有人在。

 此外他们还在河流中打下木桩、画好刻度,每隔两里,设置一个观测点位,每隔一里设置一个通讯点位。

 等到暴雨来临,各点之间由脚程快的小年轻守着,实时观测并互相通知。

 ……

 人力无法抗衡天灾,所能为者,不过是将损失降到最低。

 烈烈骄阳,沈雁归将斗笠抬了抬,看着万里无云的天,道:

 “再有两日便是暴雨之期,后天中午之前,便得要强制大家将所有粮食都收回去了。”

 “嗯。”

 墨承影蹲在稻田之中,伸手折了一穗稻谷,“我听老农说,今年的庄稼长势极好、是个丰收年。”

 “嗯。”

 沈雁归看着大片的稻谷,由青转黄,她知道景明在担心什么。

 “现在稻谷正在灌浆,家家户户都已经备好了口袋,在迎接这场秋收,再有十日,只要十日!”

 墨承影转头看向沈雁归,“卿卿,若是我记错了怎么办?”

 “或者前世纪州上呈的奏报有误,又或者我重来一世,连天象也变了。”

 “倘若不是三日后下雨,而是五日后……你知道,现在多往后等一日,收成就可能多一倍。”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们没有办法等,只能赌。”沈雁归握着墨承影的手,“命令已经下达,明日清早动手。”

 “只怕明后日是个大难关。”

 前些天挑土伐木做工,百姓虽然不理解,可因着有钱拿,大家都愿意动手。

 现在官府要强行割了他们的粮食,无异于要他们的命,这不是三言两句能够说服的。

 翌日清早,破山匆匆前来。

 “老百姓躺在田埂上哭喊打滚,不许大家动手。”破山也十分为难,“那些个士兵多半也是农家来的,他们也舍不得对那些粮食下手。”

 这些人没有犯错、没有犯法,只是在守着自己的粮食。

 ——“什么摄政王、摄政王妃,我看就是两个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