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叹为观止

“嘛玩意儿?国家反诈中心App?那是干嘛的?不是什么专门搞诈骗的App吧?现在好多软件,看上去好像是搞反诈骗的,可点进去一看,好家伙,骗你没商量!我二姨家的表弟前些日子就被骗了,据说给弄到缅敢一个叫勐能的地方,家里面花了好几十万才给人弄回来…………”

 听了武毅的话,陈世平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似乎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他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无奈地笑了笑,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

 “你也看到了,电信诈骗如今已经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陈世平沉声说道,“它的范围之广,危害之深,简直让人触目惊心。从城市到农村,从老人到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去年一年,全国被诈骗的金额就高达222亿元!这还只是仅仅一年的数字。要知道电信诈骗在我国,已经横行了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的十年里,造成的损失可以说是难以计数!”

 听到这个数字,武毅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仿佛一股寒流瞬间穿透了他的脊梁。这个数字,代表着多少人被诈骗的惨重损失,让他无法不感到惊愕。

 说实话,武毅对于那些被诈骗的人,内心有着难以掩饰的疑惑。他觉得,是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如此明显的骗局,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他不禁开始怀疑,这些人的大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才会如此轻易地陷入骗子的陷阱。

 然而,武毅也明白,归根结底,这些受害者之所以会上当受骗,还是因为心中的贪欲在作祟。他们或许是被那诱人的利益所吸引,或许是想通过捷径实现自己的梦想,却没想到最终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如果换做是武毅自己,他自信地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受骗。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理智,能够识破骗子的诡计,避免掉入陷阱。然而,他也明白,这个世界上的骗局层出不穷,彪哥讲话了:防不胜防啊!

 陈主任一眼就看穿了武毅内心的自信,他微笑着摇了摇头,用平和的语气继续说道:“小武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不会轻易受骗呢?其实啊,这世界上,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没有谁是天生的防骗高手…………”

 陈主任顿了顿,继续说:“你知道吗,仅仅在去年一年里,我们的公安机关就立案侦查了59万余起的电信诈骗案件。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意味着有那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骗子的猎物。而更让人痛心的是,有些人被骗了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块钱,但因为害怕麻烦,或者是怕家人知道,选择了沉默,没有选择报案。所以,真正的被骗人数和金额,肯定比我们看到的报案数要多得多。”

 陈主任的话让武毅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自己将要执行的任务,应该和诈骗集团有关。可是,就这么一帮骗子,用的着公安部和安全部联合组队,重拳出击吗?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就在武毅陷入沉思的时刻,陈主任的声音缓缓响起,他讲述起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去年夏天,在贵州都匀的某个国企,发生了一起惊人的诈骗案件。那家公司被骗子骗走了高达1.17亿的巨款,这个数字刷新了单笔被诈金额的最大纪录。想象一下,这么多钱,却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对于那家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案件发生后,引起了部里面领导的极大关注。毕竟,如此巨大的金额被骗,不仅涉及到了企业的经济安全,更关系到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部里面迅速组织了专案组,飞往案发地进行侦破。作为专案组的成员,我亲自前往案发企业,深入了解了案件的经过和细节。”

 “一开始,我们怀疑这起案件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所为,尤其是财务出纳人员。毕竟,他们能够接触到公司的资金,也有机会进行贪污。然而,当我们找到这个出纳人员后,经过突审,才得知了真相。原来,她接到了骗子打来的诈骗电话,被对方精心设计的骗局所迷惑,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巨额损失。”

 “在这通诈骗电话事件中,骗子以极其狡猾的手段哄骗出纳人员。他们编造了一个看似真实的情境,声称出纳人员在上海办理的信用卡存在恶意透支行为,涉及金额高达200余万元,并且上海警方已经对此事立案调查。”

 ”面对这样的指控,这名出纳人员一开始表现的还算冷静和理智。她知道自己从未在上海办理过信用卡,因此立刻对骗子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她告诉对方,自己并未在上海办理过信用卡,又何来恶意透支一说?”

 “可诈骗团伙早已预料到出纳人员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开始编造另一个故事,声称是有人冒用了出纳人员的身份证办理了信用卡。然而,当出纳人员询问具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时,骗子却含糊其词,表示需要联系办案民警才能了解清楚。”

 “几分钟后,一个自称为上海松江分局的何群警官的骗子通过电话找到了那名财务人员。他的声音严肃而正式,似乎确实是个有经验的警官。他首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告知对方自己正在处理一起重要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