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 作品

第111章 诸子百家

没有理会自家那废物后辈,孔仲尼径直向着马车走去,到了近前,重重一礼道:“孔丘拜谢仙子。”

 得知自己是被眼前这位坐在马车顶,扑棱着小腿的仙家人物从无尽黑暗中唤醒,孔仲尼自然感激不尽。

 开开心心做了个吃瓜群众,看了好大一场戏的小影双手拍了拍,嬉笑道:“不用谢。这世界,有你们在,会更有趣。”

 “你们?”孔子迷惑问道。

 “当然啦,只有一个儒门,岂不是太寂寞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个代表人物,都已经在家乡复活。

 “我很期待你们几位聚在一起撕,”说到这,小影突然止住话语,闷哼了两声,才继续道:“那个什么,探讨大道的名场面噢。”

 “好啦,我要回去了,祝你在新时代玩得愉快。”

 一口气说完,拍了拍胸口,好险,差点形象不保。

 然后原地打了个转便消失不见,留下周围一片骚动的人群。

 神仙,神仙啊,今日里竟然见到了神仙,回去后可得好好跟乡邻朋友好好吹嘘,不对,描述一番。

 没办法,神仙的排面就是这么大,连至圣先师复生都比不得。

 “诸子百家。。。”孔丘喃喃自语。

 回过神来后,又来到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三人面前答谢道:“三位不以丘无知,不厌其烦细细讲述历朝之事,刚才又出言欲保仲尼,孔丘不胜感激!”

 说罢,重重一揖。

 三人连忙避开。开玩笑,至圣先师一拜,谁敢接下,也不怕折寿?

 真要受这一礼,日后儒门同道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

 三人互望一眼,却同时很有默契地跪在地上,齐齐行了个大礼:“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拜见至圣先师。”

 孔子连忙挟力扶起三人:“丘不过一常人尔,所谓至圣先师只是夸大其词,仲尼愧不敢当。”

 黄宗羲道:“吾等三人从小便开始学儒家典籍。至圣之言,句句珠玑。然吾等愚钝,只得其表,不能堪破其中至理。”

 “如此混沌过得半生。及至华夏天倾,我三人奔波四方,或亡于外号召义民反清,或隐于内联络士绅通报消息,却终不能成功。”

 “这天下何以至此?当此之时,吾等苦苦追寻,却始终不得要领。”

 “而今得遇圣师,愿追随左右,聆听教诲,究万事之根,求大道之源。”

 “还请圣师不嫌我等愚笨,收留我等。”

 说罢,再拜稽首。

 三人眼巴巴地看向自己,孔丘叹了口气:“尔等起身吧。仲尼不过是两千年前一老朽,所学尚未必及得上此间一举子,又何敢大言不惭奢谈大道。”

 “不过尔三人既有此心,自可与丘同行。”

 这三人的来历适才煮茶说史的时候也听了些,能在华夏天倾众人随波逐流的时候坚持抗争,实为不易。

 再观其言行,不是那种无德之人,倒是符合自己挑选弟子的标准。

 三人大喜,一起行礼道:“拜见孔师!”

 “我会在此待上几日,把曲阜这边的杂务料理了,而后赶去汴梁。”孔子说了下自己的打算。

 “夫之恨不能立即伴于孔师之畔,只是身为鸿胪寺少卿,皇命在身,还需往北京一行,回归后方可辞官来归。还望孔师见谅。”王而农面有难色。

 黄宗羲是个大闲人,哪里都去得。

 方以智虽遁入空门,但也不过是个幌子,为自己不肯剃发找个由头,所以还披着袈裟,不过是时间久了习惯了,而今既然师从至圣,蓄发还俗追随便是。

 唯有王夫之有些难办,毕竟有官身在,好歹要把出使的任务完成才行。

 孔丘笑道:“无妨,我此赴东京,打算长久待下去,一年半载间不会离去。尔可自去,待一切安顿好再来寻我不迟。”

 黄宗羲好奇道:“孔师欲要在赵宋一展抱负吗?”

 这可不是个好打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宋国本身实力在七国中垫底,又是四战之地,前景堪忧。

 想在这个国家施政,做出点成绩,那可是地狱难度。

 孔子摆手道:“我最近二三年并无出仕的打算。”

 “那为何要在汴梁待如此之久?”黄宗羲很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