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 作品

第149章 集思广益

棱堡符合数学美感的复杂设计使得壕沟也在尖角状外凸的射界之内。

 为了不被连绵不绝的铁弹铅子打死,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胸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长长的一段,符合明军认知中的城墙样式,却又低矮得多,似乎很容易登上去。

 残存的明军鼓起余勇,奋力向胸墙正面攻去。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三面交织的火力网。绵密的铅子笼罩中,最后一名勇士满怀遗憾地倒在了胸墙脚下。

 明军的第一波试探性进攻,仅仅只突破了外围,便告失败。

 这个突破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巧妙的设计使得从壕沟直至斜坡都处在第二层、第三层高台火力点的打击之下。

 只要没有后续跟进,防线将很快被恢复。

 看不清楚棱堡内部情形的第二波、第三波明军,在身后号角声的催促中,仍然源源不断地向着噬人的陷阱进发。

 短短半日功夫,超过六百大明精锐永远留在了这座不起眼的矮小堡垒中。

 算上途中阵亡重伤的,这一个外围小棱堡就造成了将近一千明军减员。

 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一看这情形就知道,想要强攻是不可能了。不付出十倍于敌的代价,根本无法攻破这坚堡。

 “收兵吧!”老朱叹了口气:“通知围攻其他几处堡垒的营头,还有南岸富池口方向的军将们,暂且退下来。这棱堡,打不得。”

 汤和也急了:“陛下,眼下将士们尚有锐气,若不趁此机会再试一试,日后怕是更难破城。不如选些亡命勇士,许以重赏,再冲一次。”

 “不必了!”朱元璋摆摆手:“虽然那汉军棱堡修的纵横交错,看不清楚内里情形,但大致总是能猜出来些的。无非是壕沟陷阱栅栏路障,都是要拿命去填的东西。”

 “就算付出巨大代价又如何,打下一个,还有一串!难道还能一个个啃下去吗?”

 “就算我大明国力远胜刘汉,这么亏本兑子,也支撑不下去。”

 开始进攻不过大半日光景,气势汹汹的明军便如退潮般撤回大营。

 九江城,中军大寨,朱元璋面色阴翳,愁眉不展。

 “南北两岸棱堡遍布,江面上六条铁链封锁,西征大军不得寸进,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下面的将领们一个个开始出谋划策。

 “可以放火船,立油锅,烧断拦江铁锁,顺流而下,直扑武昌。敌军主力在此,国都定然空虚,可一战而下。”有人异想天开道。

 “莫要抱侥幸心理。敌军但凡留些骨血在城中,这深入敌后的一部便再难折回来。”朱元璋直接否定。

 “占据半壁山和田家镇之前,不要考虑水师西进之事。”

 顶着两岸炮火和汉军水师拦截去兵行险着,这是什么馊主意。

 “把分散的重炮集中起来,对准其中一个棱堡猛轰。就算低矮墙面不好打破,那些个火力点总是可以被摧毁。”有人想出了蛮力破敌法。

 饱和炮火攻击吗?倒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点点头:“是个办法,就是花费大了些,也很耗时间。”

 想要摧毁隐蔽坚固的防御设施,得多少炮子砸下去。而且炮管这东西,打多了就报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