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我更放不下裴裴

萧景安温柔笑说,“昆州气候宜人,山明水秀。关键是,昆州在福州至沧州的必经之路上。”

 “我父亲十岁得了封地福州,但那燕帝想要跟随父亲的将士们继续回去守着丹平关。燕帝用了一些收买人心的手段,譬如给祖父追封,给将领们封赏忠义功勋。”

 “常年守边关的将士们,多是一些赤诚之人,并没有许多的花花心思,也不晓得那居于皇城之内的阴暗人心算计和伪善的嘴脸。”

 “大家都道燕帝还算是分辨是非、通晓大义之人,因而不少人都领受了他的封赏,转头继续回去守着边关。”

 “我父亲当时年幼,祖母毕竟也只是个心性耿直的胡女。他俩当年所求不过是杀萧琰报仇,既然已经报了仇,那便也愿与燕帝相安无事。”

 “父亲和祖母就带着燕帝的赏赐,回了福州。自此就开始在福州安家落户。”

 “祖母是大月国的遗孤,并不向汉人父母那样早早给孩子议亲,他们更向往自由的爱慕和追随。因而父亲一直到及冠之年,也未能说上亲事。”

 “当时福州有不少人,想将妹妹、女儿送来,但父亲更想寻一个入心入眼、两情相悦之人。”

 “后来,就是去苍龙山。父亲手中握有当年祖父留下的玄龙图,他想去亲见一眼萧氏的龙脉和宝藏。”

 “那年,父亲带着高家和余家的亲随一同上路,按图索骥,找到了龙脉所在,也亲眼见了萧氏先祖的惊人宝藏。”

 “当时亲见宝藏的几人,都难掩激动。包括父亲,也觉得萧氏先祖留给子孙如此财富,不做一番作为,实在羞愧。”

 “几人又匆匆返回福州,就在路过昆州之时,救下了被土匪所劫杀的柳氏一家。”

 萧景安握住扶摇的手,将她揽进怀里,脸颊贴着她的额侧,继续用那慈宁柔和的声音述说,

 “柳家,便是我外祖家。是昆州的普通读书人家,那日是回乡祭祖,为求近路,离了官道,遭了劫匪。”

 “外祖父为抵抗土匪受了重伤,回去不日就去世了,外祖母伤心过度,没几日,也跟着去了。”

 “家中只剩两个女儿,我母亲十六岁的柳贞儿和只有两岁的姨母柳婉儿。”

 “父亲杀光劫匪为外祖报了仇,又帮着操持了后事,之后我母亲就带着妹妹,跟着父亲到了福州,安心做了萧夫人。”

 扶摇点点头,情节老套的英雄救美,以身相许。

 萧景安轻柔捻着扶摇的手指,垂下眼眸,“当年四面盘踞的反燕势力,听闻了萧氏还有子孙被封于福州,都纷纷暗中投奔。之后东南竟成了前朝余孽的聚集地。”

 “父亲是生性豁达之人,且重情义,一生喜爱遍交天下豪杰,凡是愿来投奔他之人,他一概妥善安置,这也是燕昭当年忌惮他的原因。”

 “这些人日复一日的捧着父亲,想要光复萧氏江山。父亲日日耳濡目染,终于在皇宫内下了暗桩,并开始以玄龙图之力,豢养死士。”

 “可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燕昭一面派赵贤忠示好,一面偷偷打听父亲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