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乐阳笔(第2页)

 公爵之家的日常交往,除了正经的红白喜事和寿宴外,往来的谢礼、年节礼等等,送这些并不昂贵却不易得的东西,方显得亲近。

 “春分,去看看我们府上有什么东西,挑几样回了礼。”

 春分应下,自去办理。

 秦瑶光舒心极了。

 有这么几个大丫鬟,就相当于有了四个各司其职的特别助理,万事无须她操心,自会办得妥帖。

 天色渐渐暗下来,秦瑶光吩咐谷雨,把毛边竹纸裁成大小合适的尺寸,用粗线装订了十本出来。

 待老大将老四送回华沐堂,用过晚膳后,秦瑶光就把这十本毛边竹纸和五盒石墨芯笔都交给他,并教了他用米字格写字的法子。

 “用石墨芯笔比毛笔方便,不需要研墨,随时都可以写,还能用馒头擦掉重复使用。”

 秦瑶光叮嘱道:“待你们长大了,出门的时候还可以揣到怀里,有什么需要记的时候就写下来,不会忘记。”

 “只一点,纸上的墨迹如果沾到手上,记得及时清洗。”

 两人都还是孩子,拿到如此新奇的东西,难免有些爱不释手,在纸上默写起他们新近学的《三字经》来。

 跟毛笔完全不一样的手感,让他们写得停不下来。

 和其他早已启蒙用惯了毛笔的孩童不一样,他们刚开始习字,接触到硬笔,第一感受是比起毛笔空荡荡不好着力来,好写多了!

 老四一口气写了一大堆《三字经》,看着笔杆上的“乐阳”印记问:“母亲,这种笔这么神奇,您有没有起名字?”

 这个问题,秦瑶光还真没有想过。

 古代没有什么版权的说法,但很多东西都额外有名字。

 比如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就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佳,皆以产地命名。

 石墨芯笔,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秦瑶光凝神想着,总不能就直接叫铅笔吧?“铅”这个字并非当下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不便传播。

 见她思索,老四小心翼翼地建议,道:“母亲,不如就叫‘乐阳笔’,怎么样?”

 取名这么大的事,她来开口已经僭越。

 “如果母亲不介意,用‘乐阳’的封号正好。”老大补充道。

 有道理。

 秦瑶光心道:她做出石墨芯笔,原本只是为了自己方便画画。但既然对天下读书人有利,她还想用此物去清流寒门那些刷些好感度。

 既然要刷好感,用自己的名号来给笔起名字,不是正好?

 而且,石墨芯笔的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拿到一支笔稍做研究,就能仿造出来其中的替芯结构。

 哪怕做得没有她使用的这样精致,却是同样可以写字的。

 但只要“乐阳笔”的名号先传扬出去,全天下仿造的石墨芯笔,也得叫“乐阳笔。”

 “好。”

 秦瑶光笑着摸了摸老四的头,赞道:“四姐儿想的真周到,母亲都没想到这一层呢!它就叫‘乐阳笔’了!”

 得了她的表扬,老四埋下头,害羞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