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孰轻孰重?(第2页)

 “当真?”

 她这么一说,原本刚想说什么的皇太后,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母后,您想说什么?”秦瑶光问。

 皇太后一笑,道:“你还刨根问底起来了。哀家想说,你这都不用研墨了,恐怕有人不喜。”

 士大夫阶层总是有些清高的,文房四宝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不完全因为实用,还因为“读书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这样的崇高理想。

 皇太后的政治触觉远高于秦瑶光。

 她担心的是,这样的纸笔,会让士大夫感到被冒犯。

 秦瑶光手上的动作一顿。

 她完全没有想过,还会有这样的负面影响。

 皇太后又问:“你这套纸笔,价值几何?”

 她见多识广,虽然没能辨认出石墨,但笔杆只是普通的红柏木所制,且用料极少。至于写字的纸张,她一眼就看出来,是最便宜的毛边竹纸上面划了辅助写字的米字格。

 秦瑶光却没有仔细算过,一套纸笔具体值多少,只好答道:“不贵。”

 皇太后接过她手里的笔仔细看了,叹道:“是好东西,难为我儿能做出来,只怕是会……”

 有时候,好东西不一定会被人接受。

 这让秦瑶光想起在现代网购刚刚兴起时,也被实体店的经营者不看好,人们也普遍不敢信任。

 但是……

 秦瑶光笑道:“母后,儿臣想着这样方便又便宜的好东西,总能让更多人能拿到笔,会写字。”

 她指着笔杆上的“乐阳”两个篆书道:“您看,我连名字都起好了,就叫乐阳笔。有什么事情,就让他们冲儿臣来好了。”

 “儿臣是长公主,哪怕有什么非议,也不怕的。”

 秦瑶光想用乐阳笔来接近清流,但如果朝中清流更看重他们读书人的声誉,那她就直接放弃这个想法。

 孰轻孰重?

 当然是降低天下学子的启蒙门槛更重要。

 皇太后一听,上上下下的把秦瑶光打量了一通,连连点头。

 “好!”

 皇太后道:“既然我儿有这样的想法,哀家非助你一臂之力不可。”

 秦瑶光能想明白的事情,她又何尝不知?

 大司徒把持朝政、世家成为学阀,言路堵塞,学子出仕艰难、朝廷想用人也艰难。

 如果读书识字的人变多了,从上到下可用的人才也就多了。

 假以时日,必然不似眼前这般艰难。

 皇太后心里燃起豪情,握住秦瑶光的手询问道:“你的乐阳笔,还有多少套?”

 “儿臣已让匠人先做一百套,估摸着十来日就能得了。”秦瑶光道。

 刘明那里已是熟手,做起来极快。

 皇太后摆摆手道:“无须一整套,拣里面能写得最清晰的两三款做了就行。”

 秦瑶光一怔,却是她想岔了,还没有皇太后看得透彻。

 想这铅笔,在现代最常用的,也不过就是两三种硬度罢了。成套的她可以留着送礼,但如果只是推广,三种就够。

 “好,母后想用来做什么?”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