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紧张(第2页)

 苏文照只知道,长公主捐给国子监的乐阳纸笔,解决了寒门学子笔墨银子不够的大问题。

 在先帝爷之前,在国子监就读的都是世家官宦子弟,还有部分愿意读书的勋贵家孩子。

 总之一句话,无名无姓的寒门,休想进入国子监。

 因为国子监生员肄业之后,无需科举,就能外放做官。

 其中特别优异的,直接留京录用。

 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的国子监,就是权贵人家把子弟送去镀金的地方。

 只要在里面好好读上几年,肄业后再通过父辈的运作,谋个实缺。

 至于本人能力如何,不在考量的范围内。

 用秦瑶光的话来说,就是通过知识层面的垄断,达到官场垄断的目的。

 一切都是靠关系。

 父亲是谁,是最重要的事。

 是以,官场上拉帮结派、成立朋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有甚者,因为在运作关系时花费大量钱财,上任后成为疯狂捞钱的贪官。

 正是看见其间的弊端,又爆出一桩金额巨大的贪腐案,先帝才痛定思痛,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的国子监,明确了荫生制度和考核制度,有旬考、月考、年考,考核不合格者,直接开除。

 废了通过捐纳钱粟这条路,增加各地学监举荐和落第举人的名额。

 纵然准入条件苛刻,但给了寒门学子除了科举外的另一条路。

 苏文照,正是先帝对国子监进行改革后,提拔起来的祭酒。

 如今,监生制度运转良好,不复当日混乱贪腐,既得益于先帝定下来的制度,又和苏文照一板一眼的照章执行分不开。

 他乃博学大儒,就算某一个势力嫌他碍了家族子弟的晋升台阶,碍于他的声望也不敢轻举妄动。

 对如今在国子监进学的寒门学子来说,在京城生活,哪怕起居吃住都由朝廷补贴,日常花销人情往来也不少。

 其中最大的一项支出,就是每日都要使用的笔墨纸砚。

 国子监课业繁重,笔墨的消耗速度极快。

 有了免费的乐阳纸笔,做策论文章等等,就无需爱惜笔墨了。

 随便写、随便改,改到满意为止。

 更有书画出众的学子,听人说起《八仙贺寿图》的神奇和宫中流传出来的绘画技法后,开始用乐阳笔画素描。

 这一切,都让苏文照对秦瑶光只有“敬佩”二字。

 赵氏要设答谢宴,有一半是苏文照的主意。

 因此,听说长公主殿下昏迷,他就着急得团团转。

 知道苏子瑜当时正在暖阁里后,他就把苏子瑜招来详细问话后,父子两人一同等着长公主苏醒的消息。

 苏子瑜坐在椅子上,心情紧张。

 不自在的用手抓着椅子扶手,才克制住想往门口看的心情。

 听见帘子被打开的声音,苏子瑜忙跟在父亲身后,起身见礼。

 他连眼都不敢抬,头一次发现这个客院所铺设的地砖上,还雕刻着饱满的莲花纹路。

 眼睛余光处,他看见长公主身后不远处,露出的那一抹湖蓝色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