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落旧林 作品

第225章 痛骂王徵(下)(第2页)

 “王徵,大王宣。”

 王徵被喊了一声,微微一愣,然后赶紧去找王三。

 此时的王三,正在军营口的望楼,举着望远镜,看着战斗。

 三原县的防御力,真的不是盖的。

 南边的西安府知府马维因,亲自统帅六千人,现在已经将木桥控制,然后南北同时布阵,扎营。

 直接在三原县彻底变成“两座”营垒。

 单纯打下一座是没用的。

 需要同时两座一起打下,不然一定会遭到偷袭,掎角之势成了,三原县难打了。

 王三皱眉放下望远镜,王徵也爬上来望楼,然后行礼:“大王寻我。”

 “嗯。”王三顿了顿道,“孤看你这段时间也是忙碌指点意见,多少也是学到了些,以为如何?”

 王徵顿了一下说:“祖宗传下来的,多数都是好东西。”

 “但也要推陈出新。”王三手指敲击着望楼的柱子,“听说你曾跟孙元化,徐光启探讨天文地理,兵造铳炮?”

 王徵抬起头,盯着王三:“原来,三爷的心思,一直都是这些吗?”

 “对,顺道骂骂你。”王三笑道,“很久没骂读书人了,尤其是数典忘祖的家伙。”

 王徵脸颊微微抽搐,没想到王三居然这么直接认下来了:“但在下不出仕。”

 “谁说你是出仕了?”王三白了他一眼,“虽然我这里还是推行农工商本业,但你也知道,暂时来说我手中的官吏不足,所以直到现在明廷的户籍制度,还没彻底瓦解。

 从现在开始,你被征为匠户了。

 去造铳炮,或者造不出来按军法处置,都可以随你选择。

 当然,匠户被征为军工,会算功勋。

 你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家人想想,明天开始我要整编三原县四周的土地,组建农场。

 农场一旦建成,徒刑都会改去农场干活。

 你家属于大地主成分,一家老小还得去赎罪几年。

 农活很劳累的,我可不觉得你家老小能扛得住。

 越早立功,你越早脱身。”

 王徵黑着脸道:“大王,如此折辱读书人,难道不怕天下皆反?”

 “都说了,我是新顺王,我带来更新的道理。”王三呵呵一笑,“士子是杀不完的,而且我在黄龙山内有很多学校,学子每年都会培养出几百个,再加民间劳作之后,总会有反思成功的读书人,他们也会加入。

 在我这里,官吏一体,十八岁之后,秀才就能入职为吏,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虽然还没办法完全应对革新,但按照明廷的规矩慢慢演变,还是能做到的。

 因此,明廷世宦反我,反而是给我清算的正当性。

 好事。”

 王徵的怒火,彻底散了。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这种争夺道统的人。

 是真的狠!

 他要的从来不止天下,更有天命!

 天命从董仲舒之后被更新了数次,终于到了明季,开始了新一轮更新了!

 王徵作揖道:“在下明晓,愿意配合。”

 不配合也没别的办法,王徵有点担心王三下死手,会弄死他全家。

 至于死节,他已经被王三骂了一路数典忘祖了,心理底线已经被拔高,哪里还会随便选择死。

 更何况他心里还堵着有一口气,他就不信了,未来还没有机会重新正名“天主教”。

 早晚把篡改得乱七八糟的教义,重新正本清源!

 定叫王三的盘算,功亏一篑。

 王三笑着让人带走他,用了这么多口水和盘算,总算是将王徵逆反心拉起来了。

 只要王徵不选择死节自尽,那就成。

 对这种倔脾气老头儿,还是激将好用。

 至于王徵会不会通风报信给明廷,王三其实不在意,现在的王徵还没彻底走火入魔,而且还是那句话,现阶段的天主教,太素了。

 底蕴不够,很难直接影响王徵的抉择。

 要不然,王徵最后也不会选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在儒家的大节和基督的十诫之中,选择了大节,还是自尽。

 天主可是不准自杀的!

 至于现在,他只是对于王三的鄙视和不屑感到逆反和愤怒。

 这都是老头们的通病,思考速度缓慢了很多,对于变革接受程度也慢很多。

 王三就是选择这一点,先刺激他,接着骂他一顿,然后叩下他,接着拿张志和跟岳和声写的教义轮番勾引他,让他奉为圭臬的教义,被两个外行人,指手画脚,胡作非为,不断让他思考,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然后找机会重新纠正。

 这三板斧搞完,就是王三给他找点事情做,让他尽可能降低胡思乱想,让他专注无关教义的事情上,然后再通过工匠每七日一次“戏剧表演”、“每半月一次大同论研讨会”,不断冲刷他。

 宣传,王三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