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夏收结束(第2页)

 虽然他一直没有说他是宗教,但他和宗教又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只是他给的是现实能看到的承诺与利益,而宗教给的是虚无缥缈的承诺。

 所以,他更高明。”

 张志和激灵了一下,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

 王三搞出了大同论不假,可是大同论上半,都只是白话文一样的概念。

 提出了想要达成大同,做到什么。

 但,没有怎么做。

 下半部分,王三还没写完,或者说写完了还没到发布的时间。

 所有人都读着上半部,都对上半部的美好心生希冀。

 然后,王三开始推行自己认为的大同,并且很凑巧,每一步都有用,都能尽快安定民心,久而久之,所有人都发现,上边有一个真正的头脑在。

 我们由着他来指导,省时又省力。

 思考很费心神的,所以时间一久,大家都习惯按照王三的规定来,就连张志和人都钝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你们的思想被统一了,或者说现在能跟随王三行动的人,思想都被大同论归化了,或许长途之后会有问题,但短途之间,众人的心思都会按照王三的规划走。

 而王三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趁着现在大家还没被花花世界迷昏眼眸,开始加速定制。

 现在农部、学部出来了,等之后拿下西安府,相信王三就会全面铺开他的后续计划,真正展开朝廷的跟脚。

 到了那个时候,他的执政团队就成了,想要反抗就很难,你之前想做的计划,可以停了,单纯浪费人力物力。”

 听罢张巍人的一番话,张志和脸上露出了恐惧:“不对,不对,我好歹混了白莲教数年,没道理这么容易被鼎了想法才对。”

 “架不住天天说,天天看啊。”张巍人呶呶嘴,张志和顺着看去,就发现一群带着袖章“宣传”的年轻人,推着独轮车路过,上边麻袋能看到露出的蚂蚱腿。

 这群人身后,一些老头老太太乐呵呵的箪食壶浆,跟着走。

 倒也不是来农场里给官吏的,而是给这些年轻人的。

 他们帮着老头老太太们扛包推车,这些老人也是感激。

 “瞧见没,这些人的感激是真心实意的。

 你见过几个装神弄鬼的香主,能俯身帮忙?闻香教的传教办法,威逼利诱居多,人多是恐惧,而非真诚。

 一天两天或许没什么,但日子久了,大多数人心理还是会认可的。

 至于那些不认可,想搞事的,让他们消失,很难吗?”

 张巍人冷笑一声,新顺国的宣传路径,绝对是张巍人看过最神奇也最快速的,王三一边顶着压力搞死地主豪绅,一边又拉拢百姓为他所用。

 这一次的蝗虫大清扫,就能说明王三彻底折服了百余万人。

 这些人未来或许就是百余万户,真正的根基!

 至于张志和这边的思维迟钝的问题,这算是思想统一的后遗症,人都是有路径依赖的,一旦形成了,你就很难轻易脱身。

 这就是为什么张巍人说王三一起事,他就是朝廷,因为他找到了最快的通关手段。

 但凡王三没有坚持“大同”,现在西安府说不定都改姓王了。

 只要王三对士绅态度软一点,陕西立刻就能易主。

 可王三没有,他仍然坚持自己心中赤诚,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王三的团队,或许这几年内就会成型,到时逐鹿天下,何人为帝,犹未可知。

 “行了,王三也教过你们,去芜存菁,革故鼎新。大同论你可以学,但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王三这人,虽然书生了一点,但他至少意志坚定,并且对于局势的把控,无出其右,有他在,短期内的新顺国崛起,不是问题。

 但真正难题,还等在后边,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沉淀自己,尽快从大同之中走出自己的路。

 我得回洛阳了,有什么事情到时候你发信给我,另外我会尽快弄来河南明军的动向,到时候你记得对接。”

 张巍人也走了。

 夏收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