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木易 作品

第124章 重温旧路感慨多(第2页)

 土目府现有五百土兵,除了两百多人使用的是原来李壮提供的火器,其他人还是使用的冷兵器。这次从清风山缴获的两百来把鸟枪给了土目府后,土兵们的火器缺口就只有不到一百条枪了。李壮交代朱小山、牛二和王小二他们,让他们好好帮土兵们检查一下那些鸟枪,如果有已经老化不能用的,就直接淘汰掉,然后差额换成兄弟们现在已经淘汰的米涅枪。李壮准备把这次带过来的四百条米涅枪和枪管、定装弹全部给老丈人留下。

 不过他建议老丈人不要一下把全部的米涅步枪发下去,只训练出两百个土兵使用米涅枪就行了。毕竟米涅枪枪管只能用二十次,米涅枪弹也不好弄。至于其他土兵还是用鸟枪好了。

 李壮这么大方,是因为有了毛瑟枪和霰弹枪后,米涅枪在民团手里就成了鸡肋。那些制式鸟枪还可以在对外展示的时候装装门面,告诉别人我们十里铺民团使用的也是朝廷制式武器。但米涅枪就完全没用了,打仗用不上,应付外界也不行,只有送给老丈人的土兵使用最好了。

 这几天在大糯苏寨,民团的兄弟们就是要训练土目府的土兵们使用米涅枪以及正规操练一下他们。李壮也希望老丈人身边能有更好的护卫力量,他又不愿意去十里铺或者香港生活,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李壮在大糯苏寨闲逛的时候还碰到了安豹,这个曾经青涩腼腆的彝人青年现在也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不过他的基本相貌还没变,他在叫了李壮李大人后,李壮一眼就认出了他。安豹告诉李壮,他们三兄弟已经搬出栗子坪,在大糯苏寨买地建房定居了。他们的妻子们和父母现在在圩市开了一家米线铺子,但三兄弟现在依然还在做盐担担,不过商品多加了一些针头线脑、小吃玩具之类,有时还帮人从大糯苏寨代买一些指定商品。安豹说他们三兄弟都很感激李壮大人,没有李壮大人到大糯苏寨开盐铺,他们就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安豹诚挚的邀请李壮去他们店里吃米线。

 家里还有那么多兄弟,李壮当然不可能去吃米线。但安豹的感激他还是很受用的。能通过自己的关系,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本来就是一件让人很满足的事情。为此,李壮回到李府,从账上支了一些钱,给每个兄弟发了一笔生活费。他让兄弟们这几天就在街面上那些铺面自己去解决饭食。这四百人在大糯苏寨几天的消费,就当是李壮酬谢大糯苏寨这些人对他的感激吧。

 二月初一,赶圩日。这几天民团那些兄弟们天天都在街上吃饭买东西,早就和大糯苏寨那些商铺,特别是餐饮铺子熟悉了。因此,当他们听说李壮大人要购买一些这边的特色商品回十里铺时,跟着李壮在圩市转悠的兄弟们不时就会听到呼唤,说是有人在卖什么什么。李壮很喜欢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也果然听从介绍去看东西。这一天,虎骨,虎肉、虎皮、虎鞭、熊皮、熊胆、鹿鞭、野猪肚、翡翠、名贵木材家具、刺绣布匹、猴儿酒、名贵药材等等乱七八糟的货物,李壮买了一大堆,甚至干米线、洋芋干、牛、羊、野猪肉之类的都买了不少。最后他还让土目府土兵们告诉赶圩卖货的人们,到下午还没卖完的货都可以送到李府盐铺。虽然现在早就不叫盐铺了,但这里赶圩的人还是习惯把李壮友堂商号大糯苏寨分店叫做李府盐铺。这个铺子早就是大糯苏寨的一个地标了。李壮每次到大糯苏寨都会给寨子带来一些好处,这次虽然没有请寨子里的人吃饭、喝酒,也没有送东西,但是李壮让兄弟们满寨子买吃的,又在圩市上收尽没卖完的货,大家都知道李壮大人这是为了大糯苏寨好。大糯苏寨的人们其实都知道,寨子能变成现在方圆几十里人人羡慕的寨子,李壮大人功不可没。

 这天晚上,民团兄弟们晚饭后整理第二天回十里铺的行李。这一计算才知道,今天的圩市,他们竟然买了超过万斤的货物,花了近千两银子。李壮倒是没去管花了多少钱,他倒是希望大糯苏寨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他这一晚和老丈人、明祥礼、朱小山等人边喝酒边聊天,一直到近三更天才撤席睡觉。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李壮他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时,没想到李府门前的圩市广场上聚集了那么多人。李壮一直到看不到大糯苏寨了才没有继续回头张望。大糯苏寨的百姓们太热情了,大清早的,上千人来跟李壮他们告别,有些人给几个煮鸡蛋,有些人给几个煮洋芋,还有给煮红苕、油条、馒头、包子、糯米粑之类的,说是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李壮手里端着的是一个荷叶包,包里是一只卤猪蹄。这是安豹三兄弟的父母和婆娘们一大早就起来给卤上的。同样拿着卤肉的还有好几个兄帝。

 这几天李壮大人手下那些兄弟到他们的米线铺子吃米线,他们不收钱人家就不吃,这让安豹一家很是惭愧,感觉无法报答李壮大人曾经的帮助。昨晚听说李壮大人他们今天要走,这不就想起给他们做一锅卤肉。还好,今天终于把卤肉送出去了。但是安豹不知道,李壮看到安豹一家送出好几个荷包卤肉的时候,已经吩咐明祥礼过后给他们家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