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木易 作品

第153章 多灾多难这一年(第2页)

 “我听说奉天那边的瘟疫扩散越来越广了,不知道现在药材好不好筹集。”

 “药材确实是个大问题。奉天那边的疟疾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控制,前面我们按照几个方子采购了大量的青皮、厚朴、白术、草果仁、柴胡、茯苓、黄芩、半夏、甘草、何首乌、当归、人参、川贝、贝母、陈皮、草果、橘红、乌梅、槟榔、生姜之类的药材送过去,不过那边反馈说是汤剂效果还是不明显。现在市场上要大量购买到合适的药材也没那么容易了。”

 “是,大灾之后有大疫。那么多地方现在都有灾患,药材需求猛增,要大量筹集确实也没那么简单。”

 “是啊,可是老爷子,你相信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想着发灾难财吗?我们暗卫队的兄弟们在一些灾区,就发现了不少的大户乡绅捂着粮食。他们既不卖也不用来救灾,很多人居然准备联合起来哄抬粮价。还有些地方的老字号药铺,库房里面的药材居然都要霉烂了,也不拿出来救治灾民。而这些乡绅、大户、药铺背后基本上都是勋贵高官。有时我们的人过去赈灾,那些人还会组织人阻挡我们救灾。老爷子,你说现在这朝廷到底是怎么了?”

 “你这种心情老头子我倒是能够理解。没办法,现在这个官场就是这个样子,有心做事的没有权力,有权力的又不会为了百姓做事。据说今年太后不是已经还政给皇帝了吗?听说皇帝现在正在谋求变法。也不知道这皇帝亲政和变法后局面能不能好起来。”

 “但愿能有所改变吧。可是如果只有新政没有新人估计也难。如果还是现在这些上上下下的官员,说实话,老爷子,我并不看好皇帝能改变局面。”

 一顿早饭后的闲谈,让老爷子和李壮接下来一整天的心情都不好了。不过,他们两人都是自制能力和调节能力比较强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心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其实李壮没有告诉老爷子,他已经让那些暗卫兄弟们在监控那些准备发灾难财的乡绅、大户、粮铺、药铺了。李壮决定等赈灾到了一个阶段后,就要让兄弟们惩罚一下这些自私小人、奸商、恶绅、劣官。

 李壮不知道,此时和他有一样想法,想要惩戒一番在赈灾中囤积居奇、私吞钱粮、欺压灾民的奸商、贪官、小人的人不止他一个。京师、天津卫、上海、广东、奉天等地有一些江湖义士也在谋划着要给那些奸商、贪官、小人一些教训。

 沧县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武术胜地。因为自春秋战国至至今,多代王朝都建都于幽燕,沧县就成了历代兵家所必争之畿辅重地。几千年来,各朝各代有无数次战争发生于沧县一带。

 频繁之战事,一方面是沧县民众遭到涂炭,民生维艰,很多人都希望掌握攻防格斗之武技方能自救图存。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军将兵士遗留沧县,把军武杀敌之本领在沧县流传开来。所以久而久之,沧县就养成了尚武的民风。

 隋唐大运河开通后,纵穿沧县境内。京城东到山东济南,西到山西大同的大道也要过境沧县,沧县那时起就成为了南北水旱交通之要冲,是京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者商品集散中心。因此沧县也是官府、商贾走镖的要道,故而沧州的镖行、旅店、船运等行业一直十分兴盛。在镖局行业竞争中,镖师为了立足,也必须要练就高强武艺。

 京师顺源镖局总镖头姓王,今年四十多岁。王总镖头就是出生在河北沧县。他是家中独子,因为幼年丧父,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因此王总镖头从小就养成了勤勉上进、坚韧不拔的性格。又因为从小听着武林侠义故事成长,他从小就立志要行侠仗义、锄强扶弱。

 少年时,为了帮助母亲养家,王总镖头在镖行、旅店、码头干过不少杂活。在干杂活过程中,他拜了一位姓萧的拳师为师父。后来,随着王总镖头武学天赋展现,很快他的身手就超过了师父。这位姓萧的拳师也是一个豁达的人,徒弟超过自己不但没有让他不高兴,反而让王总镖头再去拜沧县当时最出名的双刀李凤岗为师。

 王总镖头跟随李凤岗学艺几年,六合、八极等诸种拳法,双钩及大刀等各种器械就已经功力不下于师父了。李凤岗为了让王总镖头积累江湖经验,把他推荐到沧县一家镖局押镖。后来随着江湖经验逐渐丰富,王总镖头决定离开师父的庇护,要独自出去闯荡。他先是到天津卫一家镖局当了镖师,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就在京城开起了顺源镖局。

 几年下来,因为源顺镖局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他们开业后生意一直就十分红火。这一时期,北自永平府,南到淮安府,西到陕甘,东至山东,官道上多能看见源顺镖局的镖旗。

 期间王总镖头还通过顺源镖局开起了“文武义学”,广收门徒,传授武艺。他的徒弟在他的影响下,也多是锄强扶弱、行侠仗义之人。他们在京城及走镖所经之地多次惩治欺压百姓的兵痞、纨绔、豪绅。这些年,京城的洋人越来越多了。很多洋人或者他们的走狗开始欺压老百姓。一旦涉及到洋人的事,京城那些大大小小的衙门都不敢去管。他们不管,但是王总镖师要管。近几年,京城关于洋人被打、被抢甚至被杀的事情,很多其实就是源顺镖局王总镖头和他的徒弟们干的。

 现在,王总镖头又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