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童年》(第2页)

 《童年》是罗大佑第一次以音乐制作人身份制作的第一张唱片,他念大学的时候开始写这首歌,总共花了三年时间,在创作过程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如何精确地让歌词和旋律密合,而同时又不失去口语的质感。张艾嘉唱出了一个成年人对童年往事和成长历程的追索和感怀,不加修饰的嗓音和自然流露的缕缕温馨,将每一个人的儿时记忆都唱得暖融融的。

 苏阳说完之后,找到了《童年》的伴奏,点击了开始播放……

 《童年》的前奏响起时,那种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会浮现在人们眼前。它让我们每一个人,回忆起记忆中最灿烂最快乐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它给人以希望,让人无尽的憧憬;它给人以渴望,让人无限的回味。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词曲作者罗大佑为张艾嘉创作了这首歌。创作《童年》的时候罗大佑正在医科大读书。写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边,更不是在榕树下,而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罗大佑写歌的时候,脑海中全是粉笔、黑板、便当、课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写下《童年》这首歌。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在这里原版罗大佑写给张艾嘉的是“隔壁班的男孩”,但是苏阳这里采用了罗大佑自己的版本,将男孩改成了女孩,使这首歌更加的适合自己来唱。要是不改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曲终~!

 《童年》这首歌以欢快的节奏,让成年人回想起过往的童年,其中的歌词也颇为贴切,而那段口哨,更是让成为众多怀旧小青年怀旧的方式。绝大部分人认为《童年》是一首描写童年纯真的一首歌,其实,这首歌是罗大佑批判歌曲的前奏,或者本来就是一首批判歌曲。

 朗朗上口的旋律,没心没肺的歌词,曲中的酸楚丝毫不见,年长些许,听到这首歌到是不禁让人有点酸楚,有些感触,更是怀念那时青涩的时光,流逝的岁月以及懵懂的童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