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薄荷 作品

第112章 女皇们的茶话会之一(第2页)

 然后,穿着龙袍的女人开口了。]

 各朝愣愣地听着那人说话,除了某些跟传教士或者外国人有过交流的,其他人都觉得她在念天书,没有一句话听懂了。

 夏栗子的英语倒是没全还给老师,而且Led屏幕上给出了英文字幕,所以她理解起来倒是没什么困难,能把看表演和听听力两件事情兼顾好,关星辰同样也没什么问题。

 她俩还好,但系统这边就开始疯狂工作了,它赶紧实时把歌词进行翻译呈现给大家,毕竟这个是学校的表演,它又不可能未卜先知,所以只能赶紧给大家打字幕。

 有了字幕之后,大家终于能好好看节目了,同时也好奇:这是哪里的言语,是方言还是外邦话,听着好生奇怪?

 (以下的表演内容请自行脑补成英文的。)

 [武则天笑着拿起桌上的茶盏,清品了一口:

 “从我十四岁时起,我就进入了宫门。

 但我不愿意在后宫浪费我的精神。

 我只是个才人,先帝没有提过我的位份。

 所以,我看到了那个年轻的皇子的眼神。”]

 夏栗子为表演者“呜呼”出声:“唱功好棒,音色也好棒,英语也很流畅,很配武皇!”

 秦,此刻,始皇的眉能拧成一个结:先是奇怪的裙子,又是奇怪的语音,“ying语”又是什么语言?听着太奇怪了,也不像百越匈奴人说的话,难道是后世的方言?

 汉,刘彻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很确定匈奴人说的话跟这话是不一样的,现在他都顾不上欣赏这歌了,满脑子都是这个英语的问题。

 唐,李世民没怎么好奇语言的问题,毕竟他这里的外族人太多了,高丽人东瀛人说的话都不一样,他也仅仅是把这个问题记下,没想太多。

 后宫中,小李治倒是不知为何忽然坐起了身子,长孙皇后还没为他能坐直身子而高兴呢,就看见他伸手去抓自己面前的屏幕,还“咯咯”笑。

 李丽质取笑他:“雉奴你不会是听见有人在唱你皇后,所以才坐起来了吧!”

 长孙皇后笑着睨她一眼:“这小姑娘唱的你都听不懂,雉奴怎么可能听懂。”

 李丽质:我不管,反正我嗑到了。

 武周,大唐兼容并包,武则天听过好多外邦话,跟李世民一样没怎么当回事,甚至还夸奖了一下那个表演的小姑娘:“虽然听不懂,但唱的挺好。”

 宋,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大宋也有不少外邦人来做生意,也有宋人学外邦话,所以赵匡胤压根没在意过语言的问题,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思考其他两个女子到底是谁上:能跟武则天平起平坐,到底是哪两个厉害的女子?

 明,朱元璋为了防止倭寇实行海禁政策,此刻听见这几个小孩满口外邦话,轻哼一声。

 马皇后给他顺毛:“后世那么和平,孩子多学点东西又不是坏事,会别的话还能多跟别人交流呢。”

 永乐时期,朱棣看向郑和,郑和表示的确在外出的时候,听过类似的言语。

 此刻,夏栗子却忽然跟关星辰笑开了:“我好想知道一会那句‘你心真大’会被改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