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算 作品

第4章 春耕

建安元年(196年)二月中旬,云雾山的春耕生产正式开始。

 春耕生产的时候,刘辟把给山寨分成一百多个春耕生产组,每个组大约一百来人,每个组一个作业面。

 刘辟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种子播种下去,因为平均每个人要种地近20亩,在这个没有任何机械化,甚至连畜力都没有的山寨里,生产效率是非常低的。

 今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刘辟就没有用什么现代的种植方式,什么植株的行距株距都没有讲究,更没有什么套种的理念,就是个把土地一平整,就把种子给撒了下去,末了再把地给扒拉扒拉,算是把庄稼的种子给埋起来,免得被鸟儿把种子给吃了。

 这种播种的速度快是快,就是属于粗放型的耕种方式,看得刘辟直摇头。

 前世的刘辟,那也是山村长大的,后世山村种地的那些那些流程,刘辟也是一直都记得的。

 在刘辟这边的记忆里,似乎这里的农业生产已经很是发达了,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也是有的,但是这里现在没有耕牛,连可以用来耕地的马都没有几匹。

 每个人要播种近20亩地,也是不允许大家搞精耕细作的。

 刘辟所部的黄巾军和其它的流民军没有什么两样,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为了提高地里的产出,刘辟宣布了政策,每个家庭可以认领几十亩的土地,照顾土地里的庄稼,到秋收的时候地里出产的粮食有一成可以归这个家庭私人所有。

 或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的产量吧。

 安城李家二少爷李羽的商队最近一次来云雾山刘辟山寨的时候,刘辟已经带着全体人员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了。

 “二少爷,这个刘辟很有魄力啊,居然真的开垦了这么大几片的农田,他们就不怕等到秋收的时候,郡里出兵全给他们抢了。”

 还是那个儒生打扮的青年人对李羽说出了他的担忧。

 “赵晓啊,我们是不知道这个刘辟的真实想法,但是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开荒种地,我想不止是我们安城的县令知道,这周边的所有山寨武装应该都知道了吧!”

 随即李羽继续感叹道:“说句实话,经过我们这些日子的相处,我还喜欢上这个叫刘辟的家伙。只要今年秋收的时候,他能守住他地里的粮食,那么这个刘辟就要崛起了。”

 赵晓随之也发出了感叹,“谁说不是呢?这年月谁手里有粮,谁就能大肆的招兵买马,可惜的是李家掣肘太多。”

 “我们李家暗中投靠了袁家,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啊!”

 显然李羽对袁家还是很不看好的。

 随即又坦然了起来,“我们李家有大量的粮食,不管是袁家占据上风,还是曹操最后能赢,我们李家都是他们争取的对象。”

 “二公子,李家的家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人数还是有些少了,你应该建议家主增加家丁的数量,以我们李家的实力,养上一万的家丁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我们李家有了一万家丁,那么周围的那些什么牛鬼蛇神都会绕着走,我们也不用指望郡守大人来保护我们的利益了!”

 赵晓建议道,“如今这个世道,手里没点兵,心里都不踏实。”

 “我已经给父亲建议了好几次,可是父亲就是不答应,或者他认为我们安城李家就不是争霸天下的主,安心地做起了富家翁。”

 李羽也很是无奈。

 赵晓:“二少爷,你觉得这个刘辟能够度过今年粮食秋收这个劫吗?”

 李羽摇了摇头,“我也说不清楚,按照他们的实力来说,是根本就熬不过去。我也大致估算了一下,他刘辟这一季大致耕种了20万亩的庄稼,到时候盯着这些粮食的不止有郡守,周边各大豪强,甚至他们黄巾军自己人都会盯着他刘辟。”

 “但是,这个刘辟给人一种很是看不透的感觉,他这么明目张胆的大规模种地,应该也有他自己的倚仗吧!”

 汝南郡郡守府,郡守方云看着手里安城县令窦鸿送来的情报,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随即方云召来了从事张宇和都尉乔中。

 “安城县令来报,云雾山黄巾贼刘辟所部居然在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其规模居然达到了近20万亩,二位怎么看?”

 张宇:“大人,这是好事啊,以往我们要进山围剿这些黄巾贼,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这次我们就在云雾山里的粮食即将成熟的时候发兵,我看他们怎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