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楼清风 作品

第57章 高调点,孤有圣旨(第2页)

 “卑职领命!”司徒博拱手施礼转身离开。

 上元县府衙坐落在玄武湖西,比一般县城的府衙大一些,783年,因藩镇为乱,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就曾物色金陵,并对金陵城进行了整修,现在的玄武湖比后世的玄武湖要大很多,只可惜波光黯淡,人迹稀少。

 李侃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叹息道:“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殿下,您这怎么突然感叹起来了?”陈邺没读过几年书,自然不懂李侃这说的什么意思。

 罗隐是进士出身,自然一听就懂,不由多看了李侃一眼,这首诗是诗人李商隐《咏史》中的一首,大意就是感叹六朝古都的衰落,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权亦是如此。

 李侃看了看罗隐问道:“罗县令,上元县现在有多少人口?”

 罗隐想了想,恭声道:“回殿下,上元县现有在籍户约六千,人口约三万。”

 李侃微微一惊,“区区一县人口就赶上一些下州的人口了。”

 罗隐叹气道:“今日不同往昔了,上元也曾是六朝古都,人口过百万,如今却只是个上县而已。”

 李侃作为历史系的学生,对做过古都的城市都有过研究,金陵这个城市自然不会陌生。

 在唐代以前,金陵可以说风光了数百年,是一个很有规模、很繁华的都城,只可惜最终毁于战火,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繁华的城邑全部被毁掉,变成一堆瓦砾。

 唐朝政府对这个前朝旧都也没有什么好感,觉得此地不祥,于是将州治所和大量百姓外迁扬州,慢慢将金陵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江南小城。

 众人刚来到县衙门口,一个小吏慌慌张张来到罗隐身边,“罗县令,润州那边又来人了。”

 罗隐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十几名士兵,眉头一皱,“人在何处?”

 小吏答道:“目前在二堂等候。”

 李侃目光一瞥,看着罗隐问道:“罗县令,今天还有贵客?”

 罗隐一脸尴尬,“殿下,是润州那边来的上官,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过来催缴赋税的。”

 李侃呵呵一笑,说道:“很巧啊,我们先见见这位润州来客吧。”

 “但凭殿下做主。”

 罗隐这两天备受煎熬,润州内乱,原节度使周宝逃走,其他州县都要重新站队,上元县距离润州不到两百里,又是润州辖内最富庶的县城,自然就被润州叛军盯上了。

 这两天润州那边已经派了两波人过来,说好听点是说服,说不好听的就是来威胁,罗隐一个小小县令,手上只有一些衙役,若不是族弟手中有上千乡兵,估计润州那边早就动手强抢了。

 二堂里面坐着一位穿着绯色官服的男子,身旁站着两名着甲士兵,见到李侃一行人进来,只是微微一愣打量了一眼,并没有起身,转而看着罗隐,一脸威胁道:“罗县令,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不配合,你这个县令的位置恐怕是要挪一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