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送伞人 作品

第108章 无人可立于百姓之上,便是天子也不行!(第2页)

 很快,朱棣又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是,宝钞携带方便,又便于计算,为何百姓不愿意用呢?”

 这也是困扰朱棣数年之久的问题,在他看来,宝钞是具百利而仅一害的东西,唯一的缺点便是容易磨损,但是朝廷也提供了以旧换新的机构,综合其他哪个方面来看,都比铜钱好用啊!

 钟年摸了摸鼻子,心说这话谁问都行,就你和你那个大侄子没资格问!

 不得不承认,宝钞的发行对于明初的局面恢复起到了一个极为巨大的作用。

 那个时候百废待兴,朝廷缺钱,全凭有了宝钞流通,商业才得以能够正常运行,钱荒的问题也随之被解决。

 从这一点来看,老朱的经济头脑还是很可以的,虽然也曾多印宝钞,但是并没有滥印,绝对是利远大于弊。

 钟年缓缓开口道,“老郭,你想一下,你挣到的钱还没花就先少了三十分之一,换做是你你会愿意用宝钞吗?”

 朱棣不说话了,工本费的问题他也苦之久矣,他也知道百姓和大臣们都不爱交这笔钱,完全就是平白无故多出来的。

 但是没办法,印钱本身也是需要钱的,朝廷为此也要投入大量人力,印刷用的墨水也要钱,工本费三十文都算少的了,也就够个本。

 朱棣思索片刻后道,“那有没有能够不强制百姓使用但是还不让宝钞贬值的办法?”

 钟年摊了摊手,“不印不就不会贬值了?”

 朱棣脸一黑,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也知道只要不再新印宝钞,市面上的宝钞就不会贬值,但是能不印嘛?那去哪里弄钱啊?

 “你光说得容易,不印宝钞,朝廷缺钱怎么办?”

 钟年反问道,“你咋知道朝廷缺钱?”

 朱棣战术性后仰,但很快又道,“你别管我为什么知道,总之你可有办法?”

 钟年再次把手一摊,“办法倒是有,但是暂时实施不了。”

 朱棣本来没指望钟年能说出什么好办法来,闻言却是愣了愣,然后呼吸急促地问道,“有什么办法,为什么实施不了?”

 钟年掐着腰挠了挠后脑勺,意有所指地道,“不印宝钞,只要朝廷有足够的金银不就行了?金银是不会贬值的,即便是贬值,幅度也很小,远没有宝钞贬值那么夸张,金银的贬值速率是以百年为时间单位的。”

 朱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这臭小子嘴里就没有一句有用的,要是朝廷能弄到金银,还用你在这试收商税干嘛?”

 钟年摸了摸鼻子,“所以我说暂时实施不了啊。”

 朱棣啧了一声道,“什么叫暂时实施不了,是根本就实施不了,大明一共就那么些金矿和银矿,那都是有数的,你总不能指望地底下又长出来金银吧?”

 钟年耸了耸肩,“谁告诉你不可以的?”

 “嗯?”

 钟年摆了摆手,“哎呀,说了你也不懂,但是即便地底下长不出来,不代表就没有啊!大明没有,那别的地方有啊!多了不说,最少两千万两黄金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