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送伞人 作品

第124章 他不会是陛下的私生子吧?

也许对于朱棣来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毕竟没有爆发大的骚乱,不会影响到他的北征大计,除非那些官员开始草菅人命了,他才会下旨彻查。

 毕竟他连南京都不想待。

 但是这位这位太子爷最是见不得这些事情。

 从前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去调查,锦衣卫虽然好使,但是到了地方上,他也是两眼一抹黑,没办法调查。

 这下好了,以钟年的身手配上锦衣卫的权力,想要调查就很简单了,只要能找到证据,那别的就可以交给他了。

 最主要的是,这次朱棣也欠了钟年一个大大的人情,这种忙他也不好拒绝,这事就更加顺利了。

 因此朱高炽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吃完饭之后,朱高炽两口子很快就走了,并没有过多地逗留。

 这样多的事,需要尽快与朱棣商量。

 朱棣在得知了全部的事情经过后,也明白,自己这回的确是欠了钟年一个极大的人情,犹豫再三,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封江宁县县令钟年为东阳县男,年俸为禄米一百石。

 第二道,勒令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齐岳携密旨随江宁县县令钟年返乡,配合其调查东阳县官场贪腐情况,另调锦衣上前千户所一百户携一队人暗中跟随。

 第三道,勒令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自福建返程之时去东阳县配合钟年行事,若情况危急,可调动当地守军。

 后两道皆为密旨,由朱高炽亲笔书写,不经外人之手,由锦衣卫直送至二人手中。

 一个正五品县男,一箱珠宝,锦衣卫的一把手和三把手帮忙行动,外加一队锦衣卫,朱棣这报恩可以说得上是大手笔了。

 而且这配置保护朱瞻基也没问题,虽然说有钟年在,本来也不太担心安全问题……

 至于对外宣布给钟年封爵的理由也很简单。

 受命教导太子世子。

 这一项就够了。

 而钟年虽然说科举的成绩一般,但是治理地方颇见成效,主要是武艺冠绝天下,朝中能说得上话的人估计也都知道,所以不会有谁不开眼的阻拦。

 因为毕竟只是县男,不是郡侯,没多大影响力,封了也就封了,有个由头就行。

 当然了,这肯定不可能写在圣旨上,只有一些枢要大臣才有资格知晓。

 圣旨连同批假条子是第二天你由齐岳送来的。

 至于用齐岳不用张保或者韩宣这俩老熟人很简单,张保作为控股人,开业在即,根本就走不开。

 而指挥同知虽然有两人,但是另一人现在在筹建北平锦衣卫,所以南京此时只有韩宣统一调度,也走不开,那就只能派一个稍微官大一点的。

 齐岳没走正门,是敲得后门。

 高大威猛,脸庞刚毅,眼神犀利而深沉,双唇紧闭,眉目之间散发着一股英气,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

 此人一定曾经是百战之将。

 这是钟年对齐岳第一眼的评价。

 不过并一定是大将,因为江明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甚至有些死板,看不出自信。

 也许,是朱棣的亲卫那一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