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送伞人 作品

第187章 我辈读书人理应以天下百姓民生为己任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吴溥带着吴梦祥和钟月早早地就到了,夏天一般要到戌时以后(七点多)才黑天,在钟年的印象当中,那才是晚上吃烧烤的最佳时间。

 然而衙役进来通报的时候,才刚过酉时,差不多是前脚去关门放衙,才刚拉上一扇门,人就来了。

 这顿烧烤终究还得是顶着太阳吃。

 后来钟年经过询问才知道,要是再来晚一点就关城门了。

 这样子一来,三人也就得第二天才能走了。

 三人都是第一次吃烧烤,就和两个月前老郭头第一次来县衙吃烧烤时的表情是差不多的。

 不过倒是没有和老郭头那么愤青,除了发表好奇和感叹钟年厨艺好之外就没说别的了。

 原本钟年还以为吴溥会有很多问题要问自己,比如说自己那一番“演讲”,还有让他年仅十六岁的儿子来江宁县当儒学司吏这件事。

 然而吴溥就只是吃,喝,别的什么也没说。

 这让钟年产生了一瞬间的怀疑,这真是封建大儒吗?

 就算这些事情吴溥都能理解,但是男女同桌吃饭,主人和下人同桌吃饭,这他总要提提意见吧?

 没有。

 什么都没有。

 直到看到吴溥下意识地给朱瞻基让路,钟年才明白过来。

 对啊,国子监的人怎么可能会不认识当朝太孙呢?

 既然如此,估摸着老郭应该也把别的事都交代过了,所以今天才会如此顺利。

 但是反过来说,这倒是好事,省得麻烦了,众所周知,钟年是最“不喜欢”和别人吵架的。

 虽然吴溥的娱乐细胞死得差不多了,一顿饭下来都没怎么笑过,但是架不住席间的年轻人多,气氛倒也是相当欢快。

 除去穆姨和吴溥以外,最大的范文宇也才二十多岁,二十,十八,十七,十六,十五,九岁,四岁。按道理钟年都还属于少年的范畴,何论其他人。

 而正如钟年所料,待到吃过饭之后,朱瞻基回屋去学习,丫丫等四女也都各自回屋之后,吴溥才开始说正事。

 “钟先生,请恕老朽冒昧,您这徒儿家住哪里?我观其面熟,似是古人之后。”

 钟年飞速地蹙了一下眉,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

 随后笑道:“瞻基是应天人,其父名为郭炽,其祖父应与先生是同代之人。”

 吴溥微微颔首,心里想的却是,看来他还不知道这爷孙仨人的身份。

 确定了这一点后,吴溥没有就这个问题过多纠缠,低头喝起了茶。

 钟年微微一笑,没有主动去找话题,扭头看向吴梦祥。

 “梦祥,以后就住在这好不好?我给你找个房间,以后当值也方便些。

 不然,每天都来回跑的话,太麻烦不说,还容易赶不上关城门。咱们衙门放衙和应天府关城门是一个时间的,肯定不赶趟。”

 吴梦祥腼腆一笑,怯生生地看向吴溥,全然没有了之前当众演讲的那股气势。

 吴溥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道,“既然钟先生肯留你,你便住下就是,缺什么物件,明日我找人给你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