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云 作品

第343章 前心贴后心

朱佑樘听到这里,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立刻有些焦急的追问道:“那嫂嫂认为,哪一种说法才是真实的?”

 冷若霜答道:“我认为,或许两种说法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写书的史官自己的一种想象而已。

 《竹书纪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下纷争不断,信奉的就是丛林法则。谁最强大,谁就能够称霸。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把尧舜禹想象成丛林争斗的样子,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史记》则成书于汉朝。当时天下已经实现了大统一,绝对不能在民间张扬武力,而是要维护好天下秩序,要讲究谦让和团结。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尧舜禹时代,又被想象成“禅让”的样子。

 如此而已。”

 朱佑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其中深意。他继续问道:“那么嫂嫂可曾想过,为何会出现如此迥异的记载呢?莫非其中另有隐情不成?”

 冷若霜眼中闪过一丝睿智光芒,缓缓说道:“二弟聪慧过人,想必已猜到其中缘由。自古以来,权力争夺、政治斗争皆残酷无比。而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解释,往往受到当时统治者及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同版本的史册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矛盾之处。”

 朱佑樘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原来如此!看来要探寻历史真相并非易事,还需多方考证、审慎分析才行。”

 冷若霜微笑着鼓励道:“正是如此。不过虽困难重重,但只要后来的人能保持客观公正之心,不断求索,或许终能揭开历史神秘面纱之一角。”

 朱佑樘听了冷若霜的话后,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缓缓抬头,目光凝视着冷若霜,带着一丝疑惑和探究继续追问道:“那按照嫂嫂这样说,这般众多纷繁复杂的历史史料,岂不是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完全相信?”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让人不禁为之沉思。此刻的朱佑樘,似乎不仅仅是在询问一个问题,更像是在寻求一种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

 冷若霜微微皱眉,陷入了思索之中。她深知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因为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依据各自的观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给出截然不同的解读与描述。

 然而,面对朱佑樘那真挚而坚定的眼神,冷若霜决定坦诚相告:“二弟,历史的真实性并非取决于某一部特定的史料,而是需要我们综合分析多方面的证据和资料。每一部历史着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也难免存在主观偏见或局限性。要想探寻真实的历史,我们必须博览群书,参考各种文献记载,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进行深入思考。”

 朱佑樘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冷若霜的观点。他明白,想要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但正是这种对历史真相的渴望,驱使着他不断探索、学习,以期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