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料包 作品

第221章 全部都打死,李卫的办法

随着紫阳公主公开择婿的檄文发出,一个又一个从前很难凑到一起的名字,被大家唤了出来。

 文有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青之、祝文涛。

 武有各世家传人,青州方家方宏、扬州周家周胜等等!

 当然,可不止是这么几个人,其他各地方比较有名的才子、天骄数不胜数。

 只不过论名号,这些人可能早就已经名传整个大夏。

 他们这几个,被大家视作最有可能成为本朝驸马爷的热门人选!

 长公主择婿,除了年龄要求很明确,其他各方面都没有明确指定。

 选文还是选武,亦或是选文武双全者,都是未知。

 “这些个猫猫狗狗,算什么东西!”就在大家吹捧这些文道才子、武道天骄时。

 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传了出来。

 北狄二皇子被刺,镇魔司左右指挥使都被派出去(左右二使明面上的去向),谨防北狄铁骑的再次入侵。

 “你们也不想想大夏皇室为什么在这种关头,替长公主择婿?”有人冷哼一声,口中满是不屑。

 “那你说说是为何?”有人沉声道,“难道不是为了给我朝,增添一些喜庆,壮我朝声威!?”

 自从武帝沉睡,五年来大夏朝内都没出现过什么大喜事了。

 “早在武帝沉睡之前,便打算给长公主择婿。”那人突然提到“武帝”二字,吓傻了一群人。

 在上京城内,谁敢这么称呼皇帝陛下!

 是不要自己的脑袋了么?

 当众人发现,开口之人跟他身边的几位,都穿着制式的特殊服饰。

 那是一些宗门、帮派的特有装扮。

 开口的,是宗门弟子!

 “长公主择婿,真要择一个文弱书生,难不成未来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上阵迎击北狄大军?”

 “还是说,光靠几个地方世家的阿猫阿狗,去抵抗北狄铁骑?”

 那人接着道,“自然还得我们这些超凡宗门出手,痛击北狄于兖州、冀州门户之外!”

 此人的话语一出,不少已经听闻过传闻者,瞬间明白为什么超凡宗门的传人,会出现在上京城内。

 上京城为什么会全面开放,原来是为了借势超凡宗门,共抗北狄铁骑!

 “看什么看,这次能成为长公主驸马爷的人,只会从我们三宗内走出。”此人简直嚣张至极。

 众人突然发现,这一支同穿青底银花服饰的七人,看着年纪都只有三十上下,却齐齐的都是五品罡气境以上修为。

 或许是因为他们不屑于隐藏自己,又或许是他们刻意表现。

 大家很快弄清楚这群人的身份。

 隐世的超凡宗门——凌云宗的内门弟子。

 他们七个,可不是来参加长公主择婿的,他们还不配。

 他们来,是为了给自家圣子做陪衬的。

 凌云宗圣子凌天,正是此次入京的三大超凡宗门传人之一!

 另外两位的身份,也很快被人扒了出来。

 大衍宗圣子君陌!

 日月教神子苍冥!

 日月教,听名字其实还不算什么,现在的大夏民众乃至一些武道世家,都对他们没有太多印象。

 可如果把他们的另外一个名头唤出来,必然无人不知。

 魔教!

 当年大名鼎鼎,大夏镇魔司镇压六十载,方才彻底将他们赶出九州大地。

 其中日月教,也就是魔教,便是当年镇魔司清理路途中,最硬的一块骨头!

 所谓的神子苍冥,更该被称作“魔子”才对!

 这样的三人,一旦出现在这上京城中。

 其他人,好像真的是机会渺茫啊!

 有人悲叹起来。

 长公主倾城之姿,身份更是尊贵无比。

 眼下,却有可能会嫁到这三大超凡宗门里!

 一些原本兴致勃勃的文人骚客,瞬间就跟打了霜的茄子一般。

 那个凌云宗的弟子说的对,如果上京城全面开放,就是为了迎他们三宗入京。

 那么这次长公主择婿之事,几乎就等于已经内定。

 之所以说是几乎,那是因为这次选择出面的超凡宗门,有三家!

 凌云宗、大衍宗、日月教!

 一时间,上京城内的那些人已经开始挑选。

 究竟该让长公主选择哪一家圣子、神子才好。

 首先,实为魔教的日月教神子苍冥,是必须第一个排除的。

 大衍宗,有人听说过他们。

 他们的弟子在江湖上,算得上亦正亦邪,行事全凭喜好。

 算是比较中庸的。

 凌云宗,虽然也在镇魔司甲子荡魔之列。

 可实际上,江湖中对他们的评价,是名门正派!

 有人说,当年大夏镇魔司如果不那么强势,非要将所有武林门派一视同仁,全部清理的话。

 若是能得到以凌云宗宗等正道宗门的支持,这场荡魔行动或许花不了一甲子。

 快则三五年,慢则十年八年,便能结束这漫长的荡魔之路。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长公主或许选择凌云宗圣子凌天,最好?”有人小声嘀咕。

 “虽然是嫁到超凡宗门里,至少要比大衍宗、日月教来得好。”有人点头。

 “可是我听闻,日月教的实力,好像才是三宗最强大的。”

 “如果长公主这次公开择婿,是为了能得到他们的武力支持,为什么不选更强大的日月教?”

 “是啊,魔教或许可怕。但是以长公主之尊,嫁到谁家,谁都得费尽心思供着,又不会受委屈。”

 “说得轻巧,一朝长公主嫁到宗门势力里,就已经是天大的委屈!”

 各种各样的声音响起。

 三大超凡势力的介入,让原本那些大夏才子、世家公子的呼声,一瞬间跌入谷底。

 甚至之后的几天里,除了那三位圣子、神子的呼声越来越高。

 原本的那些什么唐青之、祝文涛之流,已经听不到他们的名字。

 在那三位宗门传人的名头夹缝里,偶尔能听到某个大族的青年俊杰之名。

 “真是一群墙头草!”在这种时候,有人站出来鸣不平,“过去这三百年,我大夏抵抗北狄铁骑的,是我们兖州、冀州的将士,可不是他们这些邪魔歪道!”

 “就算没有他们,难道我们大夏儿郎们,就不敢再战了吗?”

 此言一出,确实很鼓舞士气。可惜这五年来,民众们经历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