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伊人 作品

第183章 舅舅熊春(第2页)

 只因他们往日除了卫府上下,在其它地方并无亲人了。

 可是,眼前这个胡子花白之人突然自称是母亲的哥哥,是他们的舅舅,这让荣威感到非常意外。

 因为他长到十七岁,就从来没有听母亲提过有一个哥哥,这太匪夷所思了。

 老大夫看荣威那目瞪口呆的样子,便明白他心中的困惑,只见他示意荣威依旧坐下,这才对荣威说:

 “孩子,你还小,有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我比你母亲年长七、八岁,在她出嫁前,我便被你的外公逼着进京赶考......”

 原来这个老大夫名叫熊春,正是荣威母亲熊英的长兄。

 年轻的时候,熊春醉心于医学,立志将来要做一个悬壶济世的名医,所以对科举并不感兴趣。

 可其父熊达膝下除了两个小女儿,便只有他这一个长子。再加上熊家世代书香门弟,哪里会允许长子不考科举而去学医?

 熊春的理想得不到家里人谅解,心里很是苦闷。但他对自己的理想很是坚持,并不想顺从其父熊达去学习那些八股文。

 那一年,他被熊达逼着离家进京赶考,可他一路上和那些读书人在一起,听多了当时朝堂形势,对于大清朝已无半点信心。

 到了京城之后,他并未参加科举,而是拜了当地一个名医为师,从此正式学医了。

 跟随他的书童被他派回去报信,熊达得知唯一的长子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医学,根本没去参加科举,从此便种下了病根。

 而熊夫人得知长子要留在京城学医十载,思儿心切,虽然偶然能收到一封熊春寄回去的书信,但却难得见上爱子一面,从此身体也每况愈下。

 两夫妇勉强支撑着将两个女儿嫁了,没过几年便双双撒手人寰。

 那时候,荣威尚小,所以对外公一家并无多少印象,他只是偶尔听母亲熊英提起过,她的娘家好像是在一个叫芙蓉的小镇上。

 荣威想到了这里,突然记起今天刚到这个镇子上时,莫名对这个镇名感到熟悉,原来竟是因为从前听母亲提起过,他们兄妹竟不知不觉走到了母亲的娘家所住之地。

 荣威看着满脸凄苦的熊春,问他:

 “舅舅,您既已回到芙蓉镇,为何不去长沙找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