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好路子(第2页)

 黄县长闻言,冷冷地看了一眼于世,吓得他赶紧收声。

 杨建国微微一笑,看着光秃秃的山林,感慨道:“辉哥,那天你是在哪个山头被烧伤的啊?”

 “前面两个山头,当时火势很快就要蔓延到一所小学了!”游俊辉陷入了回忆,说道。

 “是啊,当时火势太猛,幸好关键时刻,风向转了,加上侯局长那边也已经挖好了防火带,大家齐心协力,这才将火扑灭。”于世心有余悸地说道。

 “这位是?”杨建国问道。

 “于乡长,就是他把我从烈火中背出来的!”游俊辉微笑着说道:“救命恩人啊!”

 “哈哈,那是得好好感谢!”杨建国顺着游俊辉的话,说道。

 其实,关于被烧掉的林地,栽种什么作物的事情,黄县长和侯局长其实已经拿出了方案,但是游俊辉却并不怎么满意,所以才想着,过来这边在现场看看情况。

 同时看看周围山村群众的生活情况。

 “于乡长刚才有句话说得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普通村民,能够有什么办法致富?关键是我们的乡镇党委、我们的村干部要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要为乡村振兴、农民富裕想办法、找出路!”游俊辉看着眼前的大山说道。

 黄县长闻言,眼中又闪过了一丝不快,但是很快他就调整了自己的表情,点头表示赞同。

 “只不过,游县长,如果是栽种果树的话,这么大的面积,投资不小,可是收回投资的周期却很长,一般的果树至少需要三年挂果,五年才能形成规模。”侯局长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

 游俊辉点点头:“侯局长说得也有道理!走,我们去前面看看!”

 众人在游俊辉的带领下,又翻过了一个山头。

 见到一片丘陵上面,种着茶叶和红薯。

 “于乡长,这些就是你说的,有经济效益的作物吗?”游俊辉问道。

 “是的,这些是农民的承包地,像这样的一片地,一年的茶叶加上红薯大概能够赚1500块钱。”于乡长指着一大块地,说道。

 游俊辉点点头,长叹一声:“效益不高啊!咱们要发展农业为农民增收想办法!不能光喊口号啊!”

 众人都沉默下来,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可以搭腔的,大家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游俊辉其实何尝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微微一笑,对着于世问道:“于乡长, 有没有想过让老乡们栽种中药材?”

 游俊辉的话,让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现在国家扶持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药种植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游俊辉的这个提议,确实是一条好路子。

 “有难度,一是农民没有相关技术,二是农民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新的作物,三是中药材的销路问题,咱们这里地处山区,交通不是很方便。”于乡长想了想之后,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