珺珺彤彤的妈 作品

第50章 投稿(第2页)

 到了市区先去图书馆交翻译稿,王萍萍这个冬天一直很勤奋。这次的稿子又多所以拿到的稿费也相当的不少,一共有二百五十块钱,还有一些票据。王萍萍暗自嘀咕咋就这么巧呢,正好二百五这是骂谁呢?哪怕多一毛也好啊!

 王萍萍还专门和收翻译稿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东北画报》有没有认识的人。这都是文化工作者,说不准有认识的人。可惜的是这位工作人员还就在《东北画报》的报社没有认识的人,如果是正规的报社熟人还不少。不过,工作人员也指点王萍萍姐妹俩如何去《东北画报》该坐几路公交。

 二月份的天在东北还是很冷的,坐在去报社的公交车上。王兰兰看着王萍萍小小的一个人缩在大大的棉袄里,脸蛋冻得通红。心里不由得变得软乎乎的。她的妹妹啊,明明知道自己有着天生的大力气在农村可以如鱼得水,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会累会不习惯,想方设法的让她可以有更轻松的赚钱方式,不会由于一天天的劳作中彻底成为一个村中农妇。下乡已经是不可改变了,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使自己过得更好,只要自己有本事就什么都不怕。

 就在王萍萍姐妹正坐着公交前往《东北画报》报社的时候,一位《东北画报》的编辑马芬芳也正好坐在这趟公交车上,准备前往工作的报社去上班。

 马芬芳作为一个已经在报社工作了许久的老员工,充分的明白《东北画报》作为地方性画报的尴尬之处的。平时名气什么的比不上全国性的《连环画报》,自然能提供的稿费和福利待遇也就不高。大部分的供稿人有了名气了,也会跳槽到更好的报社。现在的好稿子越来越少了,看的人也越来越少。发行量变小,知道《东北画报》的就越少。恶性循环之下,连原本报社里的供稿人都在考虑把稿子投到别的画报。

 马芬芳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有点烦躁,这报社情况越来越差也影响到了她,平时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差了,对于报社里的负责其他版面的编辑也有些抬不起头了。《东北画报》最近连载的连环画反响都不咋好啊!

 “萍萍,你说报社的编辑能看上我的画不?我们这画的和平时的连环画可不太一样啊!”快到报社了,王兰兰突然有些不自信和紧张。

 “姐,怕什么。就是和别的人不一样才好啊!你想就你的与众不同,大家也看腻原来的那些。这样不就更能突出你的连环画吗?姐,快到了。别想那么多了,反正大不了报社不收,我们就留作纪念呗!正好也到了报社可以问问报社一般喜欢收那种。”

 王萍萍安慰了一下三姐,拉着她下了车。

 跟在姐妹俩后面下车的马芬芳也没想到这么巧,刚刚还在担心没有什么好稿子收就遇到了想上门供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