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61章 田边公子初立志(第2页)

 悲悯之心,人固有之。

 “慢点,慢点,孩子还小,不敢喂的太急!”朱家见状,连忙手忙脚乱的上去帮忙了。

 乔松此时也没有催促,而是提醒了一下,让孩子只喝汤便可。

 或许是发现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坏人,在小儿吃了小半碗稀粥之后,妇人并未将剩下的自己喝了,而是从腰间拿出了一个磨的很旧的水壶,将水倒了出去,小心的将碗中剩余的稀粥装好,这才恋恋不舍的将还粘着些粥底的碗还给卫兵。

 乔松见此心下不由叹息,再度询问起了自己的问题。

 眼前这妇人为韩人,但生活在秦国不远,故此也能听明白秦地语言。

 “回贵人,小妇人丈夫半年前被征走了,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知晓。家里公婆,为了给小妇人和孩子省一口吃的没了,现如今只剩下小妇人和小儿相依为命。”

 提起饿死的家人,这妇人并未流泪,只是满脸的悲伤,仿佛已经麻木了。

 “本指着今年能有个不错的收成活下去,但不想今年不知为何,原本长势不错的麦子却接连旱死。

 如今,只能捡拾些还活着的麦穗充饥。”

 “官府,没有赈灾吗?”朱家担忧的问道。

 小妇人摇了摇头,似乎不知赈灾为何物。

 乔松沉默片刻,问道:“何不前往秦国呢?此地距离秦国并不远啊。去了之后,或许会有活下去的机会。”

 小妇人愣了一下,旋即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去不得,去不得啊!官府的人可都说了,秦人虎狼,去了是要杀头的!”

 一听这话,乔松周围的士兵们顿时怒气冲天,双眼之中迸射出了愤怒的情绪。

 乔松怔了一下,道:“去秦国试试吧,总好过现在。”

 “去不得,去不得啊……”

 妇人只是一味地摇头,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孩子,仿佛秦国是什么地狱一样。

 乔松无言了,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些无力之感。

 枉他在朝堂上能言善辩,此时却拿一个乡间妇人毫无办法。

 苦笑了一声,乔松转身道:“给此人留下一斛米粮,算作她解答本公子心中疑问的报酬吧。”

 言罢,他便转身向着马车走去。

 秦法不赈灾,自家国内的庶民尚且顾不上,更何况他国?所以,乔松尽管心中不忍,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好以这种委婉的方式,变相的救这妇人一命。

 至于为何不留下金钱?

 很简单,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保不住。

 身后的妇人连连叩头,口称万谢。

 “公子,此情此景在灾难之年很常见,甚至犹有过之。这并非公子的过错……”

 “犹有过之?”乔松冷笑了一下:“犹有过之又该是何等模样?

 是岁大饥,人相食?

 还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短短的两句话,让盖聂倒吸一口凉气,无言以对。

 “饥荒自古有之,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这话好没道理!自古有之便是合理的?”

 话一出口,乔松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连忙住口。

 嬴政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也没计较。

 乔松带着一抹哀色叹息道:“本公子久居深宫,自小锦衣玉食,有祖母疼爱,有父王信赖,从未见过人间疾苦。

 今日一见,方知在本公子看不到的地方,仍旧有万千庶民苦苦挣扎。

 倘若今日不是我等经过此地,心血来潮下来一探究竟,那妇人和襁褓中的孩子恐怕再过不久便会曝尸荒野。

 管中窥豹,这天下又该是个什么模样。”

 “盖聂先生说,这并非本公子之错。本公子认为,此言有误。

 这正是本公子之错,是父王之错,是我大秦之错!”

 此话一出,石破惊天。

 周围的士兵纷纷跪了下来,神色惶恐。

 “错在本公子年幼力弱,无法为父王分忧;错在父王掣肘颇多,无法统合大秦上下;错在我大秦经数代先君奋斗,虽终成今日如日方升之秦国,却仍能未早日一统天下!

 致使这炎黄大地流血漂橹,灾祸横行!

 此乃本公子之错,乃父王之错,乃我大秦之错!”

 “卑职万死!”一众护卫齐声道。

 “然知耻方能后勇!

 本公子欲以微末之身,上报王恩,下佑黎民,一天下,平万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名留于青史,但求两鬓华发时,回首处,炊烟袅袅,灯火万家!”

 炊烟袅袅,灯火万家……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描绘出了一副人间乐土的模样。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无人敢去畅想那是一幅怎样美好的画面。那就好似一幅只存在于梦想中的画卷,令人向往,却唯恐触之即碎。

 短暂的寂静之后,朱家脸上的忧郁蓝面具变成了亢奋的红色,拜服于地口中高喊:“公子大志,朱家愿誓死追随!”

 朱家这一举动虽出自内心,却也直接将其他人架在了火堆上。

 好在盖聂反应很快,击掌大赞而歌,曰:“

 煌煌哉公子,

 壮哉我秦公子!

 愿公子千秋!

 愿大秦万年!

 我王万年!”

 “壮哉公子!”

 “大秦万年!”

 “我王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