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112章 咸阳城中起风云(第2页)

 “老师,就你我二人吗?”

 荀夫子点了点头,很是霸气的回答道:“你且放心,老夫虽年迈,但老夫之剑,也未尝不利!”

 您那哪儿是剑未尝不利啊,那是打的天下没有敢在您面前嚣张的。

 只是,又得向父王请假了啊!

 伴随着清脆的钟罄之声,宣告着这堂课结束了。

 乔松向荀子行礼致谢,旋即起身走向门外。

 每到这个时候,屋外总有小圣贤庄年轻一些的弟子送来食盒,以供荀子享用。

 只是现在,又多了乔松的。

 “嗯?伏念师兄?”看到院外之人,乔松很是惊讶,向伏念拱手行礼:“师兄是要找老师吗?”

 二人相互行礼问好,伏念才解释道:“为兄是来找你的。看到已至用餐之时,便顺路带过来了。”

 乔松接过了伏念手中的食盒,然后道:“如此多谢师兄。只是,还劳烦师兄随我一同去见过老师。”

 “理当如此。”

 ……

 咸阳宫……

 年轻的秦王与李斯,王绾,槐状,蒙恬,蒙毅等人相对而坐,几人脸上都是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由于乔松这些年的经营,再加上他早一步除掉了嫪毐,亲近祖母赵姬。故此,嬴政的雍城加冠一事进行的十分顺利,没有任何波澜。

 如今的嬴政,已经是秦国名副其实的大王,手握生杀大权。

 然而,嬴政如今却仍有一烦心之事。

 五日前,相国吕不韦于咸阳城门高悬吕氏春秋白帛大书,令门客当众许下承诺,若有人能改其一字,便以千金相赠。

 此事一出,吕氏春秋四字名声大噪,引得国人争相观看。可也正因如此,吕氏春秋借由这些人的嘴巴,快速的向着整个秦国传播,影响力激增。

 “王上,以在下看来,吕相之举看似在为吕氏春秋扬名。实则以民意胁迫王上,以更改国策。此举不可不防!”李斯开口说道。

 “南门如今的情况如何了?”嬴政问道。

 蒙恬起身回答道:“回王上,南门因吕相白帛大书之故,已拥堵数日。臣下观之,人头涌动,长此以往下去,恐有不利。”

 嬴政沉默着没有说话,但其紧握着的拳头却显示着他的内心不怎么平静。

 诚然,吕不韦此举嬴政也能看明白。但是,嬴政可以说是吕不韦一手带大的,叫了吕不韦这么多年的仲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后来,虽因政见不合双方之间颇有裂痕,甚至前次秘密出访韩国还受到了吕不韦手下罗网的刺杀。

 但嬴政同样清楚,吕不韦执掌秦国朝政多年,其人有大才。故此,还是希望能争取一下这位仲父,让其能够安心辅佐自己治理秦国。

 然吕不韦此举,却犯了嬴政的忌讳。

 吕氏春秋他看过很多次,虽为煌煌之作,但终究不适合秦国,故此不喜。然而,吕不韦竟于南门悬挂白帛大书,此举无疑是试图以民意对抗王命。

 故此,嬴政心中愤怒至极。

 就在这时,赵高从阴暗的角落中走了出来,手捧卷轴来到了二人面前。

 嬴政皱了皱眉,瞥了一眼,发现是自己那好儿子弄出来的机关卷轴,还是最紧急的紫色。只能暂时按捺下心中的事情,让赵高将卷轴呈上来。

 这个卷轴是已经打开了的,内部是一封以火漆密封的信件,显示着尚未有人读过。

 嬴政将信件拆开,却有两张纸,看起来应该是两封信件。嬴政将其捧在手中,浏览了起来。

 其中一份乃是家书,先是絮絮叨叨的向嬴政表达了在外漂泊无依的困苦,又是以气愤的语气告知他,自己在魏国受了欺负,随即又以炫耀的语气告知嬴政,自己拜入了荀子门下,接下来又是诉苦的语气,讲述荀夫子是如何的严苛,最后则是以小儿撒娇的口吻告知了嬴政自己恐怕要迟一些返回秦国之事。

 通篇看下来,让嬴政本来愤怒的心情舒缓了许多,仿佛又看到了自家那个逆子。

 只是,这些废话,最后有用的只有一个意思:父王,我要请假!

 知晓自家逆子的意图之后,嬴政不由得轻哼一声:这个臭小子,真是越来越过分了,竟然在外面野的不知道回家了。

 荀子与其周游列国,嬴政倒是并不反对。毕竟,儿子还小,的确需要好好学习。他嬴政贵为秦王,手下人才还没有匮乏到非要让一个孩子来参与朝政的地步。

 只是,这第二封信,却让嬴政脸上露出了极其意外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