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114章 公子动身游天下(第2页)

 “家老……”

 “老奴在……”

 吕不韦沉吟了一阵,说道:“发动门客,去收集一下消息。尤其是咸阳以及六国的消息,本相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他手上的罗网自从惊鲵脱离,玄翦消失,掩日失踪之后,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但是吕不韦也并不是就彻底变成了瞎子,什么都不知道。

 他手下的门客可不是白养的,他们仍旧是吕不韦最大的消息来源,这些门客来自于六国,可谓是耳聪目明。

 吕氏春秋关乎自己的政治诉求,是吕不韦一生的追求,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

 那么,此时被秦国众臣念叨的乔松在哪里呢?

 荀夫子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在决定带乔松周游列国之后,便即刻准备了起来。仅仅是第二日,乔松的使节车队便大张旗鼓的离开了桑海城。使节团队送往临淄的国书也同步送出,向齐王告别。

 小圣贤庄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恭送荀夫子以及乔松这位秦使的离开。其场面之恢弘,可谓是吸引了整个齐国的目光。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暗探将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向了列国。

 然而实际上,当这些人目光集中在秦使车队上的时候,乔松和荀夫子却早已先一步轻车从简,借着使节向齐王递交国书的时候,离开了小圣贤庄。

 乔松此行乃是为了游学,来的时候已经途经韩魏两国,那么这次就不需要再去了。

 如此一来,返回秦国仍然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北上离开齐国进入赵国,一路穿过赵国再入燕国,沿着燕赵边境抵达秦国雁门郡,最后归国;第二,南下从楚国境内绕一圈子,再从秦之南郡或者黔中郡归国。

 荀夫子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自己的弟子,然而乔松却两条路都想去。

 首先,燕赵之地多豪杰,尤其是赵国,可以说是列国之中武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和楚国一起位于第二梯队。

 乔松很想看一看,燕赵之地的武风有多兴盛。

 其次燕赵之地再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两千年来,大草原始终是中原之地的威胁。每到中原之地兴盛之时,草原往往蛰伏于中原王朝之下。然而,一旦中原陷入战乱,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会大举南下,五胡乱华,东西突厥,辽国契丹,金国女真,蒙元等等都是如此。

 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国也不例外,蒙恬常年率领长城军团三十万大军驻扎北境,紧守长城,为的就是抵御来自北边胡人的威胁。

 来到这个时代,乔松深知自己一旦返回咸阳,以后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包括草原也是一样,因此他很想趁此机会了解一番这个时代的北疆。

 北疆需要重视,同样地处南疆的楚国也不能忽视。

 楚国地大物博,可以说是秦国一统天下道路上最有韧性的对手,也是最终覆灭了秦国之人的故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历史上梦魇一般的诅咒,最终竟成为了事实。不得不说,这是对秦国历代先君努力的一种讽刺。

 自从楚王熊渠理直气壮的高呼“我蛮夷也”之后,楚地风俗一向与中原各国不同。辽阔的楚地孕育了别样的风俗,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得先了解楚地。否则,楚地动荡,将会成为帝国心腹大患。

 乔松可不想老爹再像历史上那样五次东巡,耗时耗力不说,效果还不怎么大。

 ……

 得知自己弟子的想法之后,荀夫子很无语,这小子也太贪心了,但同时老夫子也很欣慰,这个弟子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天下态势。如此一来,想必他未来为君王之时,对于天下也将了若指掌。

 最终,荀夫子权衡一番之后决定,既然都想去,那就都去吧。先北上前往燕赵之地,领略胡地风貌之后,然后于塞外合适的地点南下横穿五国,至楚境,游学一圈之后再返回秦国。

 只是如此一来,这时间上可就不短了。

 好在乔松尚且年幼,没有俗事缠身。

 ……

 决定好了路线,师徒两人就离开了桑海城,一路北上。

 这一路上,乔松也就留下了惊鲵,其余人全给打发了回去。尤其是朱家,更是大摇大摆的随着使节车队返回秦国。

 荀夫子的意图乔松很清楚,那就是以使节车队大张旗鼓经过各国,实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为乔松吸引一部分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