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151章 秦军开拔赴九原

塞外,军帐中……

 “他真是这么说的?”乔松惊讶的回过头,看向了跪在地上的玄翦。

 “正是,李牧拒绝了秦国的帮助。”玄翦再次回答道。

 “哼!李牧这匹夫,简直是不识好歹!”乔松对面,一个身穿铠甲的年轻将领冷哼着道。

 此人正是李信。

 此时已经进入十二月了,距离乔松离开赛罕部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在这二十多天里,来自咸阳的军令已经抵达驻扎在上郡的李信这里。乔松也从赛罕部落,赶来与李信大军会合。

 父王给了他一个监军的身份,允许他随军学习,可以提意见,但是不允许他对李信的行军作战横加干涉。

 根据秦军的探子以及星宿阁刺探来的情报,他们已经将赵军的情况摸的清清楚楚。短时间内,李牧根本就没有援军。

 可即使在这种境况下,李牧还是拒绝了秦国的援助。这就让乔松很是意外了。

 对于李信来说,这场救援他可是一点儿都不想打。先是在冬季作战,而且还是救援赵国,这纯纯脑子有病。

 不过,既然王上已经下诏了,他也只能依令行事。可如今,他上赶着来救赵国,结果李牧还不领情。这岂不是他李信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李信能开心才见了鬼了。

 乔松眉头一皱,看向了眼前的舆图。根据情报,岱钦王率领的大军再有三日,就可以抵达长城缺口,和赵军碰上。而秦军此时,距离那里还有一百多里,赶是可以赶过去。但重点就在赶过去的时机了。

 “公子,这场仗我们还要打吗?”李信问道。

 乔松头也不抬的答道:“打肯定还是要打的。”

 “公子,末将不解。李牧已经拒绝了我等的援救,何必再辛苦赶过去呢?”

 听到李信如此直白的话,乔松才抬起了头:“李信将军,此战并非为赵国而打,而是为了我秦国!你可明白?”

 “末将愚钝,不解公子深意。”

 乔松无奈,这是向他表达不满啊。不过,乔松并不想以身份地位来压制李信,更何况真较起真来,人李信完全可以不搭理他。

 所以,他只好耐着性子解释起了原因。

 说白了,秦国此次参战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是削弱东胡,进一步搅乱草原局势,以备将来;二还是为了人心,向天下人彰显秦国之胸襟。

 “将军,这可明白了?”

 李信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多谢公子解惑!”

 乔松这才重新低下了头:“李牧虽然拒绝了我秦国的援助。可是,给他打了招呼,我秦军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截击东胡大军,而用不着担心赵军从背后给我们一刀子了。”

 李信微微一愣:“公子早就料到李牧不会答应?”

 乔松抿嘴不语,只是给了李信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

 李信心中顿时不禁升起了敬佩之感。

 实际上,乔松哪里知道李牧真这么刚硬。只不过,为了挽回自己的一点儿面子,故此才如此说罢了。毕竟,李牧已经知道秦军的意图。他虽然拒绝了,可秦军真打起东胡来,他也不可能把秦军和东胡放一块儿打不是。

 “李将军,如今我们手里有多少兵力?”乔松问道。

 李信下意识的回答了起来。

 安西镇军,指的是秦国常年驻扎在北境,抵御匈奴的精锐部队。秦国的很多王牌军队,便是脱胎自安西镇军。比如王家的百战穿甲军,也就是原本的平阳重甲,也能划分到这一序列。

 都是因为常年和匈奴交战,战斗经验丰富,所以才能成为精锐。

 而李信手里的,也属于安西镇军,只不过他们不像黄金火骑兵,百战穿甲军一般拥有自己的名号。

 李信麾下共有三万精锐。其中五千骑兵,两千车兵,剩下的全部是步兵。这是因为安西镇军主要以防守匈奴为主,并不经常采取进攻态势。故此,机动兵力并不多。

 不过,相对的,安西镇军的步兵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单看兵种构造,乔松就知道这支军队的作战能力不弱。

 除了常规的步兵之外,还有甲士,弩手,以及秦军新组建的床弩,连弩,投石等诸多兵种。

 看到这里,乔松心里就有了大致的想法,和李信以及他的一众幕僚讨论了起来。

 安西镇军以步兵为主,如果真的和东胡骑兵比拼马上作战,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得另想办法。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安西镇军军备,兵员远胜于东胡。故此,需想办法限制东胡的速度,让骑兵慢下来。一旦困住对方的骑兵,那么他们对于安西镇军来说就是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