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流放 作品

第156章 交易(第2页)

 “嗬!”沈蓉翻了个白眼,怒其不争地道:“他想不通还敢跟人家交易?他从前听老祖宗的话听习惯了,不喜欢动脑筋。如今,老祖宗已去,他还学不会自己想问题,迟早要遭殃!”

 唉,哪有这样说自己老子的,沈嬷嬷很不赞同沈蓉的话,到底怵她之威,只讪讪笑着。

 “罢了,我说给你听,你得空子回去钟楼街的宅子里,仔细过给他听!”

 沈嬷嬷不迭点头。

 “文太后出钱杀人,自然是为了除去心头之患。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但这个原因很重要,既是因又是果。”

 沈嬷嬷愣住,这话是什么意思?

 又翻了个白眼,沈蓉略为得意地说:“你不懂了吧?所以说,人要多读书才行。只有读书人心里才会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你回去,就说是我说的,阿宝不能再这样放任自流了,要拘起来好好读点儿书才行,这样他将来才能光大沈家,才能成为我的臂膀。”

 点头哈腰地应着,沈嬷嬷都替老爷发起愁来,小少爷如果是读书上进的料,沈家也不会撒那么多的钱财支持娘娘了,无非是盼着娘娘有了出息,将来反过来扶持一下小少爷。娘娘是她带大的,自然情分非同一般,但她也盼着小少爷有出息,这样她的子女也能跟着沾光。

 沈蓉说着说着也是一愣,这都扯到哪里了?自从怀孕后,她的心智似乎大不如前啊!

 “唉,说到哪了?哦,文太后这样做,必然是有原因的。我猜——她儿子的帝位来得不正,她们母子现在必定被上下臣民质疑。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他们的政令肯定也不得上行下达,自然是坐卧不安,才会想出这样的点子来。杀个人而已,哪里能要十万两黄金?她这是盼着我们早日北伐,只有战争开始了,上下都一心在战事上,就没时间去揪着他们母子的位子正不正这个问题了。她这是——祸水东引呢!”

 沈嬷嬷咋舌,还可以这样做?!读书人的心窍果然是多一个孔的。

 “你方才说什么,金子就在南边?”沈蓉扭头问。

 沈嬷嬷点头称是。

 “那就更对了,那些金子,一定因为一些原因,他们没有运回北边。现在,他们想运回去却不能了,不如给我们家,买凶杀人、以战止疑,文太后的算盘打得很精的呢!”

 沈嬷嬷只有讷讷应是的份儿了。

 “这样也好,真的是竹风所说的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窗外,蓝天白云,空阔辽远,沈蓉眯着眼看,红唇轻勾。

 宫里就没有什么秘密,沈蓉见了弟弟,崔贞儿也很快知晓了。

 宋嬷嬷问:“娘娘,就是见见人,这应该没有什么的吧?”

 崔贞儿不说话,只摩挲着手里的细瓷茶盏。沈蓉就是单纯地见见她弟弟?她是那么多情恋家的人吗?真是好笑。只可惜,金华宫里安插不了眼线,打探不到具体的情况。

 随即,崔贞儿索性甩开这一头,问宋嬷嬷:“到底找到确实的证据没有?”

 宋嬷嬷眼睛一亮,兴奋地回道:“要说娘娘真是神机妙算,照着您的指点,在他们家从前辞退的老人里找,还真找到了那么一位知道当年事情的嬷嬷。可是……”

 崔贞儿斜眼看着宋嬷嬷,满脸讥讽:“可是她狮子大开口,要很多银钱才肯出面作证?”

 “是啊,是啊!”宋嬷嬷作敬服状,夸张地抱怨道:“一个乡下的老妪,开口就要一百两金子,否则,她不会开口说的!”

 “哼!”崔贞儿冷哼,道:“也能理解,她这一开口,得罪李家不轻,她自然要为自己多谋算点儿好处!”

 宋嬷嬷讪讪赔着笑,很为难的样子。

 见她这样子,崔贞儿心头一阵烦躁,问:“可是我母亲不肯出钱?”

 宋嬷嬷略往后退了退,艰难开口道:“大夫人说,家里还有三位小姐要出阁、两位少爷要娶妻,上次就搜刮干净了家里的钱财,这么一大笔钱,丢到水里都能听个响儿。给了萧……给了朝廷,什么都没捞着。大老爷除了您封妃时得了个虚衔,什么正经官职也没有,还不如二老爷,得了个户部员外郎!”

 宋嬷嬷这还是捡好听的说,其实大夫人在家里哭天抹泪、叫苦不迭地,那样子,如同一个市井妇人般不堪。大老爷只是在旁愁眉苦脸地叹气,也不知道劝一劝。

 崔贞儿闭眼,深呼吸,遇上这样的父母,她能怎么办?都是目光短浅的,还不如二叔醒事呢,现在虽然崔家为她付出了一些,将来,她是可以百倍千倍地还回去的!

 “罢了,找个人,将……”崔贞儿将一叠银票放到宋嬷嬷手里,郑重嘱咐道:“还是你亲自跑一趟,告诉父亲,务必让那个人开口。多余的钱,留给他们花用吧!”

 看看手里厚厚一叠银票,宋嬷嬷一脸惊愣,娘娘哪里来得这许多银钱?

 “哼,够封他们一段时间的嘴了吧?”

 同样,门外偷听的娇俏人影也是一惊,旋即满脸不忿,只不过,屋里的主仆并不曾发觉而已。

 玉宁抚着鬓边碎发,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的不平。崔家倾举族之力,为扶贤妃上位,不过图的是将来贤妃事成,能提携娘家而已。看今天娘娘的举动,她还是比较重视她的亲生父母的。尽管她那亲生父母是这样的上不得台面,是这样的目光短浅,她还是亲近他们。呵呵呵,这样的人,能指望她将来回报家族吗?玉宁很怀疑,她舍了青春妙龄,到宫里陪伴这位主子,到底做得对不对,值不值得呢?

 深夜,章台宫的御花园里,假山瀑布旁,两个人影也在窃窃私语。

 假山便于隐藏行迹,飞瀑扰人听觉,是个非常好的密会场所。两名宦官打扮的人鬼鬼祟祟、交头接耳,不知道又要在章台宫里掀起怎样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