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篱落 作品

第115章 归宿(第2页)

 兄妹两个又跑到吴满仓、吴赵氏身后,里正连忙制止他们:“明德、明惠,你们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们下手没有轻重。”

 吴赵氏拉着吴明惠的手,笑着说:“你们爹说的没错,我们明惠的心意,我和你爷爷心领了。”

 天空慢慢的拉开黑色的帷幕,一个年轻人敲开了里正家的门。

 里正急忙去开门,他把年轻人请到堂屋,然后开口问:“大侄子,怎么样?”

 年轻人笑着回答:“叔,我和王爷爷去了那个任庄村,离这里差不多十五里远。和王二婶子说的一样,她那个亲戚叫任桥,是个瘸子,也是个篾匠,家里有三亩地,爹和娘前几年都没了,自己一个人住。附近的人家都嫌弃他腿不方便,所以快二十了还没有娶亲。我先对他说了李三嫂的情况,又把和离书给他看了一下,他说不介意有孩子。”说完后,他把和离书从怀里掏了出来递给里正。

 里正接过后,又看了一遍,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吴李氏把留在锅里的饭菜热好后端进了堂屋,她让年轻人快坐下吃饭。

 年轻人想推辞,里正告诉他这是特意给他留下的。年轻人也实在饿了,便坐了下来大口吃了起来。

 金乌还未升起时,里正找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李老太婆家的院门堵了起来。

 吴明德和王老汉牵着牛车去了李老三的家里,几个妇人帮着把家里能带走的东西都抬上了牛车。

 昨夜和李老三媳妇住在一起的妇人帮着李老三媳妇收拾了一番,她安慰李老三媳妇:“弟妹,里正昨天派人去那家看了,人是个跛子,但邻居都说是个好人,他自己还是个篾匠,能挣钱的。”

 李老三媳妇想笑但又笑不出来,她只是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孩子,去奔向那未知的前程。

 按照里正的吩咐,吴明德在去李老三家前把整个村子的胡同转了一遍,清脆的牛铃声响彻了整个吴庄村。

 张氏听到声响后,她摇醒了一旁的宋长河。

 “李老三媳妇要走了,都是一个村里的,咱们去送送她吧!”张氏说完,宋长河叹了一口气也开始跟着起床。

 张氏和宋长河商议了一下,她拿着碗从布袋里面挖了一碗小麦,宋长河去院门外把已经长出嫩芽的桑树苗挖出几棵,用泥土裹好根部。

 当张氏和宋长河要关院门的时候,宋梨和宋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们在看到宋长河、张氏手中的东西时,忙让俩人等一下。她们转身去了房间,很快又出来。

 宋梨一家走在来有点黑的胡同里,遇到了不少村民,大家手里都或多或少的拿着东西。

 当几人到李老三家门口时,有不少人围在李老三家门口,人们纷纷把自己手中的东西放在牛车上。

 张氏把碗中的小麦倒进一旁的布袋里后,很快就有人又拿着碗走了过来。

 还有人手里拿着一个鸡蛋,放在吴李氏准备好的垫着小麦秸秆的篮子里,鸡蛋慢慢的铺满了篮子底部,又很快到了篮子的顶部。

 还有两个破旧的篮子放在一边,一个里面放了不少绣的帕子,一个里面有几只鸡仔在不停的“叽叽叽”叫着。

 篮子旁边放着几根顽皮的孩童从竹林砍来的竹子,竹子旁边不知谁放的木材,木材上堆着几把野菜。

 宋梨和宋月随着人群走了过去,她们把自己手中的扇子和帕子放了过去。

 李老三媳妇抱着还在沉睡的孩子走出了院门,她在看到满车的东西后,哭着跪了下来给一旁的村民们拜了三拜。

 吴李氏忙把李老三媳妇拉了起来,她听着不远处传来的“砰砰”砸门声,让李老三媳妇赶紧上车。

 里正找了两个口风紧的妇人和李老三媳妇同去,防止路上发生意外。

 妇人扶着李老三媳妇上了牛车,她们拿出一旁的被子把孩子严严实实的裹了起来。

 王老汉见人坐稳,他赶着牛车借着微弱的晨曦往前方跑去。

 吴明德赶着自家的牛车紧跟在王老汉的牛车后面,牛车上堆满了东西。

 有人跟在牛车后面跑着,不多久这个人又重新跑了过来,大声告诉里正:“吴叔,他们出村了。”

 里正听到后,他走到李老太婆的家门口对守着的年轻小伙子们说:“把他们放出来吧。”

 小伙子们点了点头,他们把拴在门上的粗绳解开,李家众人慌忙往李老三的院子中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