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篱落 作品

第143章 青梅竹马(第2页)

 虽然江清野在书屋整日有李忆做伴,但他还是很想念江轻舟、宋梨。他先是笑着向宋梨问好,然后慢慢走向江轻舟,他先是笑着再是绷着嘴唇然后眼眶泛红的趴在了江轻舟怀里。

 江轻舟低头看着在自己怀里乱拱的两个脑袋,心里也变得难过起来。虽说一家人迟早会要分开,但他衷心的希望那天来的迟一些。

 李夫子看着后院内的场景,他想或许这就是家人之间的羁绊。

 “现在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轻舟和江娘子就一起吃顿饭吧。”李夫子笑着挽留宋梨、江轻舟。

 宋星和江清野听到李夫子的话后,俩人从江轻舟怀里抬起头用乞求的眼神看向宋梨、江轻舟。

 江轻舟又摸了摸俩人的脑袋,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李忆欢呼着蹦了起来,她蹦蹦跳跳的走到江清野身边,催促江清野快去做饭。

 宋梨拦住李忆和江清野,她笑着让俩人给自己当帮手,她想为宋星、江清野做一顿属于“家”的饭菜。

 宋星也把手里的草丢到鸡圈里,他洗了手之后也去了厨房帮忙。

 厨房内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留下江轻舟和李夫子在后院内相对无言。江轻舟想起背篓里的西瓜,他把西瓜拿给李夫子说这是自己家种的,李夫子才勉强收了起来。

 四个人很快就把饭菜做好了,李忆端着盛有馒头的竹筐,江清野端着菜,宋梨、宋星端着面汤,很快就把饭菜摆放好了。

 五人围着后院内的一张石桌坐下。

 席间,李夫子笑着调侃自己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书屋,所以才有请了一个杨夫子。

 正在扒饭呢李忆听到后忙放下碗筷说:“爷爷还年轻呢,爷爷还没有带念念去找爹呢,怎么会年纪大了呢。”

 李夫子忙低下头把眼底的悲伤藏进心里,然后抬起头笑着对李忆承诺再过三四年一定会带着她去找她爹。

 李忆笑着和李夫子拉了拉手钩,又继续埋头吃饭。

 坐在石桌右边的宋梨正好可以看到后院的院墙,她见院墙上有一行斑驳不堪的字迹,勉强可以认出春、归、林、木几个字。

 李夫子见宋梨盯着墙面看,他笑着询问宋梨看出了什么。

 “春燕归,巢于林木。”宋梨把自己心里的猜测说了出来。

 李夫子吃惊的看着宋梨,他激动的问:“江娘子是如何认出来的?这句话还是二十年前我去汴州参加乡试,在一次聚会上听一个当地望户人家的秀才说的。当时有人说这句话很有意境,还被那位秀才嘲讽了一番。”

 “我也只是认出了这七个字中的四个字,随口猜测的。”宋梨连忙向李夫子解释。

 江清野一直竖着耳朵听宋梨和李夫子的对话,他问李夫子为何那位秀才要嘲讽说这句话有意境的那个人。

 李夫子摸着山羊胡、眯着眼睛,在努力的回忆当时的那位秀才是怎么说的。

 “清野,春天的燕子要筑巢在屋檐下,它们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把巢筑在林木中呢?”宋梨反问江清野。

 宋星不等江清野开口,连忙回答:“大姐,只有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燕子才会把巢筑在树林中。”

 宋梨欣慰的摸了摸宋星的脑袋。

 “那位秀才和江娘子说的差不多。”李夫子也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

 李夫子又问宋梨是从何处听得这句话的,宋梨推托是从县城里的说书先生那里知道的。

 宋梨接着又说:“说书先生还说,当时北魏攻破刘宋的北方六州,北魏军队所过郡县,赤地无馀,春燕归,巢于林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件事。”

 李夫子不由得拍手称赞,他先是夸赞宋梨记性好,然后又夸赞县城里的说书先生比几年前的那个有水平多了。

 宋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接着又问李夫子:“夫子,说书先生还说鸿篇巨着都会被达官贵人收在家中做藏书,一般人是借阅不到的。普通百姓只能接触到市面上流行的经史子集之类的书籍。”

 “是啊,这些书本应让天下学子共同阅览,可惜成了那些人的炫耀资本。不过,要是考上举人,是可以借阅县衙内的藏书的。”李夫子又摸起自己的胡子,他笑着看向江清野,这是他的书屋里最有潜力的学生。

 饭后,宋梨从篮子里拿出两套夏衫分别递给江清野、宋星,说这是给他们新做的。然后又拿出一个沙包送给李忆,让李忆无聊时玩。

 宋梨和江轻舟又在书院逗留了一会儿,便和几人告辞回家去了。

 这边,杨夫子在经过堂哥杨澄家时停了下来,他站在院墙边听着里面传来的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