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篱落 作品

第262章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第2页)

 另外一个面相刻薄上了年纪的妇人笑着插话:“你就会瞎操心,只要不出这个村,即使是疯了,也没人敢打她的主意,谁让人家侄女嫁的好呢,出了事岂不是打里正的脸。”

 上了年纪的妇人说完轻拍了两下自己的脸颊,惹得其他人跟着笑了起来。

 妇人们见有陌生人过来,纷纷止住了笑声,一边小声说话一边偷偷观察往村口走的江轻舟。

 “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宋长河家的大女婿。”有妇人认出了江轻舟。

 上了年纪的妇人跟着附和:“哦,就是那个没爹没娘的女婿,家里好像还有个拖油瓶弟弟,我可听说宋长河家大丫头的两个孩子都是宋长河媳妇带到满月的,要换成是我,我才不会管呢!也不知道这宋长河家是瞧上了这没爹没娘的哪点,除了长的好点,还有什么能拿出手的。”

 “呦,婶子说这么多,不怕风大吃一嘴土吗?”路过的张氏气冲冲的怼了过去。

 上了年纪的妇人干笑了两下,小声对张氏说:“弟妹,我夸你呢!”

 张氏白了一眼上了年纪的妇人,顺手把钥匙递给江轻舟,让江轻舟先把江桓几人带回家,然后去厨房掏些草木灰撒在院子门口。

 江轻舟朝张氏点了点头,急步拐进了胡同里。

 张氏也不与妇人们做过多纠缠,笑着让几人找个避风的地方再聊,省得被大风闪了舌头。

 妇人们尴尬的散开了。

 张氏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得意的让宋梨跟着多学一点。

 宋梨搂住张氏的胳膊撒娇:“娘,我笨,我学不会,以后要是谁欺负我,我来找你帮我就行了。”

 张氏笑着点了点宋梨的额头,宠溺的说了句:“笨丫头。”

 宋梨和张氏回到宋家时,正遇到宋长河牵着驴车往外走。

 张氏急忙问宋长河:当家的,长荣好点了没?”

 “唉,还是一动不动,连口水都不喝。长荣命苦,前不久没了儿子,这又没了媳妇,得一阵缓。苦了三叔了,不仅要白发人送黑发人,还要忧心长荣,看着三叔都老了许多。”宋长河边说边扶着驴背叹气。

 宋长河停顿一下后接着对宋梨说:“小梨,我刚才对轻舟、清野说过了,清野明天的婚事,我和你娘是去不了了,明天要把你婶子下葬,没有参加了白事再去参加喜事的道理。等小星回来,我会直接让他去镇上找你,他跟清野感情好,不能让他留遗憾。”

 宋梨听后赶忙应声回答:“爹,我知道了。”

 宋长河朝深深看了一眼宋梨,随后交代张氏:“香香,孩子们来一趟不容易,你好好招待他们。我中午不回来了,我得带着长明去周家庄报丧,长松和二叔去了隔壁村里买棺材,小辉去找明德帮忙写副挽联,估计再过一会儿,小月他们一家三口就会过来了。”

 张氏满面愁容的让宋长河快去办自己的事情。

 宋梨目送宋长河离开后,有些不解的问张氏:“娘,怎么会这么快就下葬,我以为要过七天呢?”

 “小梨,你没经历过,不懂也正常,你婶子是横死,按照规矩,隔天就得下葬,不然对你长荣叔不好。”张氏边回答边抱住从院门内跑出来的江桓。

 张氏蹲下身笑着问江桓:“桓儿,想姥姥了没?”

 “当然想了,我还带了好吃的。”江桓说着,从自己的小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放着苏绵从汴州带来的各种样式的点心和果脯、蜜饯。

 张氏看着纸包里的七八样小食逗江桓:“桓儿从哪里得来的?”

 江桓拿起一块山楂脯塞进张氏口中说:“是我婶婶从汴州带过来的,我没有自己吃完,给姥姥每样都留了一个。姥姥,甜吗?”

 张氏伸手遮住被酸的皱到一起的眉头笑着点头:“这是桓儿留给我的,当然甜。”

 宋梨见状揉着江桓的头发问:“桓儿什么时候留的,我怎么不知道?”

 “娘,我偷偷留的,你当然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了,就不是我偷偷留的了。”江桓扬起小脸认真的回答。

 张氏笑的眯起眼睛,伸手接过纸包重新包好拿在手里对江桓说:“好桓儿,等你姥爷回来,我可得跟他好好炫耀。元朗那个小霸王等会儿也要过来,只要他不惹你,你也不要惹他,好不好?”

 江桓重重的点了点头,笑着拉起张氏的手往宋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