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岁月年华 作品

第43章 做个卖货郎(第2页)

 不等老憨回答,就有年纪大的人解释道:“人家说的是猪鬃毛,不是猪毛,是猪脖子和后背上的硬毛,那是做刷子的好材料……”

 若是有人看到现在的老憨,一定会觉得特别奇怪,平时并不怎么多话,只知道憨憨的笑的人,现在卖起东西来却如鱼得水,搞得现场热闹非凡,热热闹闹的就把东西给卖了。没办法,这也是多年锻炼出来的一门手艺。

 收拾好了货郎挑子,挑起来准备走,嘴里还不忘跟人家打声招呼:“我走啦,大家有好东西给我留着,我过段日子再来。”

 抬步往外走,摇晃一下拨浪鼓,嘴里仍然不停的喊着:“鸡毛鸭毛鹅毛换糖了……长头发,猪鬃毛换啦……杂皮,鸡内金都要啊……”

 这一次吆喝的声音并不大,主要是给大家伙解释,他要的好东西都是什么,铜钱和粮食并不在解释的范围之内,这些东西大家伙都知道能换东西,不必要再费唇舌吆喝的。

 走了这个村子,快过中午饭点儿了,终于在大路边上看到一家小饭馆,那小饭馆的门边空地上支起了几个门板儿。

 门板这种放法,就是告诉路过的人,这个店里有便宜实惠的“门板饭”。那木头门板儿,在饭店门口支起来,是给人当饭桌用的,晚上没客人的时候,装上门板,关门歇业。

 老憨就走过去把货郎挑子放在门板边上,刚坐下就有一个肩膀上搭着毛巾的店小二模样的人跑过来招呼:“客官,吃点什么饭?”

 老憨直接问道:“有热乎稀饭没有?那人点头笑着说:“有的,保证热乎!”

 老憨马上开心的说道:“来上一碗,再给我切上一盘儿猪头肉!外加上4个馒头。”

 那人已经点了猪头肉,满脸堆笑的推荐道:“有硬菜儿了,要不要再给您打点儿酒?”

 老憨连忙说:“不用了,吃完了还得到村里去卖货物,就不喝酒了。”那人点了点头,嘴里吆喝一声:“好嘞,客官您稍等。”

 随后就手脚麻利的跑进屋里,没过一会儿,就端着一个木托盘走了出来,木托盘里放着一盘猪头肉和一大碗稀饭,外加几个蒸馍。

 老憨看了看,猪头肉切的不少,还给配上了一些葱丝儿,稀饭也很厚实,很顶饿的那一种。

 老憨便慢慢的吃饭,猪头肉吃了一半儿,剩下的装进一个小罐里收了起来,喝光了稀饭,馒头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也揣到怀里。站起来对着屋里喊了一声:“老板,我走了,麻烦你把碗筷收拾一下。” 那店小二模样的人又跑了出来笑着说道:“你慢走啊,好吃你再来啊!”

 老憨挑起担子说:“猪头肉做的不错,一定会来的,你知道附近哪个村子富户多一些吗?我去碰碰运气!”

 那店小二模样的人这回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几年黄河改道走了,土地浇水没有以前方便了,日子不如原来富裕了,不过你顺着路往东走,那边的几个村子啊,日子过得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