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岁月年华 作品

第225章 和博古通今的老官儿聊天儿(第2页)

 老憨这才恍然大悟道:“是因为大运河,把南方的白糖运到了北京!”

 老官点点头说道:“是啊,大运河的作用就是这么大,如果大运河需要清淤,不通航了,海运又可以把白糖从南方运到天津,再从天津运到北京,这回你知道,为什么皇上要把都城定在北京了吧!”

 老憨惊叹道:“天下的事情还真是奇妙啊,老哥哥知道的可是真的多啊,居然能举一反三,拿一个白糖举例子,让我知道了天下这么多的事情,老哥哥还真是了不起呀!”

 老官很是受用的享受着老憨的马屁,等老憨吹捧完了,才笑着说道:“你也很不错的啊,你做的几种小点心,我都尝过了,你对糖的了解,比我细致的多,深入的多。”

 老憨连忙摆手否认,却也不无得意的说道:“老哥哥说的哪里话呀,不能比的,给你吃的那个芝麻丸儿加了一点点糖,老哥哥吃着甜,主要是用红枣熬的红枣膏,那些芝麻糖啊,花生通心糖啊之类的是用麦芽糖做的,加的白糖也很少的……”

 老官很有耐心,直到老憨滔滔不绝的说了好久之后,才笑着问道:“你为什么不做一些加糖多一点的点心呢?”

 老憨叹口气说道:“这里地方偏僻,白糖贵的很,有时候还买不到,哪里舍得做加糖多的点心呢?再说了,我现在做的这些都是父辈传下来的,做别的我也不会呀!”

 老官点点头说道:“如果给你很多便宜的白糖,你应该能做出更多的东西的,不会也可以学的。货物的流通还是个问题呀……”

 一直这样聊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这一天两个人又凑到一起聊天的时候,老官儿问老憨:“你的商队发展的怎么样了?”

 老憨却很正规的拱手行礼:“老哥哥教授了我很多的天下物流之事,让我明白了很多的事情,对孩子们行商帮助很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啊”。

 那老官却摇了摇头说道:“差的还太远了,你这个人其实胆子挺大的,做事情为什么有时候那么的谨慎小心呢?”

 老憨苦笑道:“家底子太薄了,输不起的,当然我说家底子薄,不光是指的钱太少,见识这一方面,尤其薄弱。就像老哥哥说的,兴盛几代的家族,都会有些底蕴,行商之家,就算拉出一个小孩子来,也能知道一些商业规矩,行商路线,可是老哥哥你看看我,我……”

 说到这里,老憨苦笑着连连摇头说道:“我如此薄弱的家底子,我怎么敢迈大了步子呢!我还是稳当些比较好啊!”

 一旁的老官儿却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才能说道:“你说的没错呀,你这个人做事啊,还真是一个稳中求胜,稳中求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