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党新格局(第2页)

 王承恩念到这里,台下又是一片嘈杂,实在是崇祯皇帝的操作太骚了,让人不得不惊讶。

 这些年,魏忠贤一直在大明搞个人崇拜那一套,他九千岁就差能上天了。

 所以现场的官员并不感到愤怒,只是觉得荒谬绝伦。

 这样祠堂就变成学堂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三朝要典》不用禁毁,可以去芜存菁,刊登上市,毕竟是东林党的黑历史,崇祯不避讳谁来看。

 内阁诸位阁老皆是崇祯的股肱之臣,不许下面什么阿猫阿狗的,随便弹劾。

 以后没有真凭实据,不准言官弹劾四品以上大员。

 以上就是崇祯处置阉党的手段,有谁赞成?有谁反对?

 “当然肯定还有疏漏之处,有的话日后哪位臣工可以提醒朕,朕再做补充。

 不过估计也是细枝末节,小小不然了。

 好了,朝会结束,国朝养士不易,抓紧点卯上班,干正事去。”

 以上就是崇祯的原话,当然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太监润色一下。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就这样,天启七年最重要的查办阉党的大案,就被崇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罪大恶极者,只有客氏、顾秉谦、冯铨、孙之獬、李若琳和陆万龄等人,真正处死也就是这几人。

 对比另一个时空,崇祯扩大化的打击阉党,罪名等级划分就有七等。

 一口气处理了在京官员二百六十多人,这还不算各地区的官员。

 崇祯砍掉了京师官员编制的三成还多,爽是爽了,可惜遗患无穷。

 崇祯后面十几年的日子,朝廷上空始终笼罩着逆党案的阴影,打击扩大化就导致了人人自危,没有几个人愿意为朝廷为皇上出全力。

 以后人人攀咬,动辄就是阉党余孽在作祟,需要皇帝重拳出击,搞得崇祯天天训斥大臣,罢免首辅和过家家一样。

 现在崇祯帝只是杀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人物,至此阉党改了名字,变成了帝党。

 两相对比之下,中枢朝廷算是没有受到太大的调整,崇祯一切都是为了维稳,为了有一个可以大概能贯彻落实自己构想的政权结构。

 而阉党控制的朝廷乃至地方政权,无疑就是崇祯可以现成能使用的工具人。

 虽然帝党队伍还是不纯洁,里面充斥着不少品质低劣、滥竽充数、贪得无厌之辈。

 不过好歹都听话,能跟着崇祯的指挥棒走,这就足够了。

 当然,阉党的事情还远远没完,后期会蹦出来一个叫黄宗羲的人,给崇祯帝和阉党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头疼事。

 因为他的爹爹叫黄尊素,和杨涟一起被许显纯等锦衣卫折磨酷刑至死。

 崇祯还是很喜欢黄宗羲这个历史名人的,轻易不想走在历史名人的对立面。

 王承恩喊了一嗓子。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崇祯抬腚走人,后宫佳丽三千,他可不想把一天的好时光,都浪费在和大臣费口舌上。

 “爱妃们,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