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竹万杆斜 作品

第187章 筛子,到处都是筛子(第2页)

 至于那老太监,念在是个潜邸老人,留个全尸吧。”

 “奴婢遵旨。”

 “这个王先生,肯定是汉人。

 还是咱汉人聪明啊。

 咱汉人打仗也许,不是各个都行。

 玩心眼子,却是谁也玩不过咱汉人,就是那皇太极,也不行。

 只是有点奇怪的是。

 这王先生,看你的报告里,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是的,陛下。

 他是万历十四年出生,原籍就是沈阳左卫人。

 老奴攻陷沈阳后,他就入籍八旗正红旗了。

 现在那王先生是四十一岁。”

 田尔耕没弄懂,皇上觉得这探子头目的年龄,有什么好奇怪的。

 四十岁左右,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

 经验、阅历、反应意识,都到达了巅峰。

 好好把握住,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时候。

 崇祯看到田尔耕这样的特务头子,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意思。

 他禁不住摇摇头,随即脱口而出,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

 爱卿,人才在大明这里,有点水土不服啊。”

 田尔耕恍然大悟。

 是啊,这王先生的手腕和能力。

 要是放在论资排辈严重,拉帮结派严重,官僚重叠冗余严重的大明朝。

 估计就是一辈子碌碌无为,只能干个书办胥吏。

 如今跟了皇太极,才算是发光发热,发挥了自己的情报天赋才能。

 他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潜伏时间。

 就把个大明朝扒了溜光干净,里外和没穿衣服一样,崇祯皇帝也是一样,并无例外。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百步之内,必有英才。

 朕不缺人才。

 缺的是可以让人才,心无旁顾,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

 田尔耕不再说话,他耐心等着崇祯把话说完。

 崇祯现在说的,和他这个特务头子的工作没有关联。

 崇祯要做的,他田尔耕也帮不了忙,安静听着就是。

 “那王先生是个硬骨头吗?”

 “嘿嘿,这点倒是陛下想岔了。

 那王先生被捕的时候,很坦然,也很惜命。

 他的要求很简单。

 只要不损了他读书人的脸面,给他一个好待遇。

 咱这边问什么他说什么。

 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文人就是这样,不来真的时候,永远是一副忠贞不屈的样子。”

 “他的上司是谁?”

 “建奴额附,原大明抚顺游击李永芳,以及内文馆从事,原抚顺生员范文程。”

 崇祯莞尔一笑。

 好家伙,《贰臣传》里首屈一指的一对文武汉奸。

 崇祯没想到在这里,听见他俩的名字。

 其实也好理解,他俩为什么是那王先生的上级。

 自李永芳第一个投降老奴后,这个狗汉奸就不遗余力,扩大自己的汉奸队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省得他在建奴那边,只有自己一个汉官,太孤家寡人了。

 范文程则是秀才屡试不第,发扬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精神。

 匍匐在地,和他哥哥一起投靠了建奴。

 成就了堪比他祖宗范仲淹,还要高的名气,某一方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