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竹万杆斜 作品

第294章 关于军工业的几点意见(第2页)

 主要的科研内容,还是继续改进研制蒸汽机。

 要钱要人要物,和司礼监言语一声。

 亢同德,你这个北方公司的理事,其实也代表了整个皇家公司。

 以后会是这些研究发明的第一受益团体。

 要懂得提前投资,提前收益的道理。

 你自己琢磨一下,也要报请董事会,审议一下提前投资的可能性。”

 “喏。”

 亢同德这事情有点搞不明白了。

 提前投资,提前收益。

 陛下的意思是,现在就可以在蒸汽机研发上下注。

 到时候专门成立一个制造蒸汽机的公司,他们皇家公司占股?

 是不是就是说,未来每造出一台蒸汽机,他们皇家公司,或者说他们晋商就能跟着分钱?

 这时候的亢同德,还没有专利权这种神器的概念,不明白全世界的韭菜,应该怎么一个割法。

 而崇祯也没有多说,说多了,他会露馅的。

 总的来说,崇祯的这趟西苑科学院之行,也不算白来。

 离开了王徵的机械研究所,崇祯又去了兵仗局及军工研究所。

 看望了以孙元化为首的研究所成员。

 毕懋康要是来京了,崇祯就会细化军工研究所。

 让孙元化和毕懋康,一个负责自生火铳的研究,另一个负责各种型号的大炮研究。

 红衣大炮不是世界的主流大炮,未来的主流大炮,应该是可以步炮协同的野战炮。

 了解了当前火器研发的进度,顺便试射了一把鲁密铳,一连试射了二十多发,都没有炸膛。

 崇祯对此大加赞赏,不过他的鲁莽行为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适。

 为君者,不立于危墙之下。

 大臣们就差抱着崇祯的大腿哭诉了,这才劝住还想试射虎蹲炮的崇祯。

 正好科学院的院长徐光启、李之藻也在此处。

 徐光启早些时候就是,从澳门那边引进红衣大炮的最强力推行者。

 如今虽然是科学院的总负责人,工作的重心

 崇祯当着众人的面,又对火器的研发做出了几点指示。

 第一,从实验到进入工厂量产。必须要合格标准化。

 第二,工厂的工匠,要跟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要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这一点,朕在皇宫里已经做出了表率,内书堂招收了大批的工匠孩子入学。

 在京工匠的匠户籍,不再有人身限制,相反他们的匠户籍,应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提升待遇薪酬。

 朕称之为技工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

 第三,工厂的工序必须是流水线生产。这一点不要惊讶,秦国时期应该就有了。

 这也可以防止绝密技术外泄。

 总之,朕要的是数量庞大,单一技巧纯熟的技工队伍,而不是一两个巧夺天工,可以单手搓出鲁密铳和红衣大炮的绝世名匠。

 第四,必须统一度量衡,不能有较大误差,公差也要在合理范围之内。

 朕过几日会造出,米这个长度单位。

 以朕伸直手臂的长度为基准,此为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