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竹万杆斜 作品

第402章 一群有能力的贪官好过只会空谈的清官

崇祯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众大臣虽表面上故作矜持,心中却不禁暗自嘀咕。

 这皇上怎的如此豪气?

 但私下里,他们的行动可半点不曾迟缓,就连那年纪颇长的黄立极、韩旷以及王之臣等人亦不甘示弱。

 平日里那些隐晦不明的好处,诸如下属所奉送的各类冰炭之敬、润笔之资等,他们无一不是照单全收,如今面对皇帝这般公然赏赐,岂有不取之理?

 毕竟这不拿白不拿嘛!既无损自身清誉,反倒会被外界视为一桩风雅之事呢。

 不到二十位大臣,每个人平均也就只能分到区区三十枚银币而已。

 就在眨眼之间,桌上那整整一千枚银光闪闪的银币便已被抢夺得干干净净!

 在此过程中,崔呈秀更是毫不留情地对着倪元璐使出一记阴险的肘子攻击,使得这位年轻的东林党新秀在他这位帝党老前辈面前栽了一个大跟头,最终仅收获到寥寥数枚银币。

 倪元璐张嘴“你你你你”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说出一句话,这种行为是不好在御前告状的。

 面对群臣如此贪财接地气的情形,崇祯心中甚感满意。

 他不知道的是下面的群臣,也是揣摩透了他的心思。

 崇祯实在对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道德卫士提不起半点兴趣——尤其像刘宗周与黄道周之流,如果今日他俩在场,定然会摆出一副高风亮节的模样,不仅自身分文不取,甚至可能还会阻止他人去领取赏赐。

 如此一来,岂不是平白无故地扫了众人的兴头?

 更令崇祯感到扫兴至极!

 崇祯皇帝绝非吝啬之人,他所钟爱的乃是那种人人得益、皆大欢喜的和谐景象。

 用更为高尚的话语来说,便是追求一种“共赢”的境界,亦或是努力构筑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毕竟,他是从后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而来,中古时代那种死气沉沉,慢节奏的环境,一天两天还有点新鲜,时间长了,崇祯也就烦了。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只要赚钱之事不会对崇祯皇帝的统治造成负面影响,他其实非常乐意看到众人共同致富。

 在崇祯皇帝心中,那些充满铜臭气息、有野心、有能力且具备一定职业道德的官吏,方可称得上优秀之臣。

 崇祯皇帝最厌恶的是,平时束手谈心性,百无一用,危急时,拼将一死报君王,于事无补。

 下面一位大臣,对着银元是爱不释手。

 原任河南道御史,如今已转至军机处担任候补大臣一职的侯洵,正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银元。

 他乃河南商丘人士,其家境虽称不上殷实,但也略有积蓄。依仗着身为北方人高大魁梧的身材优势,他成功获得了四十二枚银元。

 这位未来有可能晋升为户部尚书的侯恂侯大人,此时对于银元经济已经产生了一种朦胧的认知。

 他与辽东镇的徐敷奏和吴襄持相同观点,皆觉得这枚沉甸甸的银币似乎与当下所使用的银两在材质方面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