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竹万杆斜 作品

第404章 在银币改革上异军突起的李夔龙

“朕会命令大明皇家银行的那些财务会计——即过去晋商的掌柜和账房先生——计算出以往的火耗数额,并将这笔款项作为养廉银发放给全国范围内现任的文武官员,但那些只挂职而无实权的官员则不享受养廉银......”

 待到崇祯阐述完他心目中的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后,内阁中的众人皆陷入了片刻的沉寂。

 大多数人仍在努力理解并消化这段充满大量信息的话语,然而,唯有帝党成员崔呈秀和李夔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机。

 这不就是敲边鼓的绝佳时机吗?

 而且这还是那本小册子里,治国四册中最好处理的事情。

 崔呈秀和李夔龙闻言,急忙起身而立,躬身施礼后齐声高呼道:“微臣恭贺陛下,圣上洪福齐天,恩泽四海!此番陛下推行银币之举,实乃旷古烁今之善政啊!此举不仅惠及万民,亦对朝廷官员大有裨益。陛下当真是圣明仁德之君主啊!”

 此乃崔呈秀所言,其言辞间依旧透露出浓郁的阉党谄媚、阿谀奉承之风。

 无论崇祯帝言说何事,必先将其比作尧舜禹汤等先贤圣王,狠狠夸赞一番。

 总之是脸都不要了,一个个都给太监当过干儿子的人,还要什么脸皮。

 紧接着,李夔龙也附和道:“陛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

 正如崔大人所言,发行银币于国有利,能统一定制银两样式,使之如铜钱般具有规范标准,便于贮藏和发放,同时彻底避免了中途无谓的损耗。

 如此一来,不仅免去了反复熔炼的繁琐步骤,还能真正做到“火耗归公”。

 对民而言,交税时再也不必担忧胥吏们的层层盘剥,亦或是遭受各种折色手段等祸害百姓之事。

 而在日常交易中,更无须害怕被狡猾商人欺骗,声称金银成色不足,原本一两银子的价值却只能当作五钱或三钱来使用。

 于官员来说,陛下犹如降下甘霖一般恩赐。

 此后,有了养廉银制度,朝堂之上将不再有所谓的清水衙门和油水衙门之别。

 那些初入仕途的进士来到京城后,亦无需借贷维持生计,以免咱大明朝还会出现新官上任、债主随之而来的奇特景象。

 同时,许多年轻官员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贪污受贿,否则就要面临饿死街头的困境,这种尴尬局面也将不复存在。

 此次银币得以顺利推行,并实施废两改元政策,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陛下英明睿智远胜文景,实乃上天庇佑大明之幸事,大明王朝复兴在望啊!

 微臣在此恭贺陛下,愿我大明江山永固,愿我皇福寿如海!”

 这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夔龙在滔滔不绝地讲着,他讲的是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把崔呈秀那段干巴巴的与民与官都有大利的话,进一步说得特别精彩,还有条理。

 他说到最后一句话,几乎成喊的了,两句歌功颂德的话一出口,就是漂亮的收尾工作。

 只见李夔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借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一片孺慕之意。